髄内固定、髄外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领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统计比较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是以双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代表)手术方法的手术出血量、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大小、术后患侧肢体完全负重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14天、3个月、9个月髋关节功能、术中透视次数。运用spss软件统计法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12个月。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髓外固定手术时间短,髓内固定髓手术时间长,三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最多,手术切口较大,髓内固定手术术中出血少,切口小,三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手术切口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5天左右患侧肢体完全负重,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14天和术后三个月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与髓内固定、髓外固定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比较,髓内固定术后患侧肢体完全负重时间快,术后三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较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9个月后人工关节置换、髓内钉内固定组和髓外钉固定组分表有27例、25例和23例获得随访,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均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三种手术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髓内固定、髓外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双击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获得即时的良好的关节功能,术后1周左右患肢可完全负重,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护理困难,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
|
|
1 |
叶建平;加压鹅钉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 |
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0年12期 |
3 |
徐龙江,王良意,何志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附87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2期 |
4 |
朱涛,魏勇才;透射下复位加压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解剖与临床;2001年02期 |
5 |
吕建民
,黄峰
,赵增光;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海南医学;2002年08期 |
6 |
孙振华,单新贵;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80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4期 |
7 |
周三保,程镇西;坐位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2年10期 |
8 |
吴爱杰;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3年03期 |
9 |
黄树荣,黄智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3年03期 |
10 |
康保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24例总结[J];实用骨科杂志;2003年05期 |
11 |
梁韶旭;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1期 |
12 |
刘永泽;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2期 |
13 |
张相弟,渠继武,杨国栋,万钦云,丁琦;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12期 |
14 |
谢清波;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2期 |
15 |
吴刚,任福生,郭永权;牵引配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8例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5年05期 |
16 |
武春堂;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16期 |
17 |
战祥青;高加智;陈正君;陈长平;;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24期 |
18 |
梁磊;;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06年05期 |
19 |
刘英春;张立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
20 |
李伟胜;张俊;沈宏达;汤志辉;于勇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J];西部医学;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