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凝固与热处理全过程组织与性能预测技术的研究
【摘要】:铸钢件在机械零件中应用很广泛,铸钢件的质量关系到机械零件的寿命及安全性,而它的质量是由组织和性能决定。因此,必须合理地控制铸钢件组织,以获得优质的铸钢件。目前,铸造和热处理是控制零件组织分布的重要技术;针对铸造和热处理技术与组织关系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是一个热点,但数值模拟方法通常是单独研究铸造过程或热处理过程,当单独研究铸造过程时,铸态组织与性能不能决定最终的零件质量,往往需要进行后续热处理;当单独研究热处理过程时,没有考虑初始铸态组织对热处理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铸造凝固和热处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将两个独立的过程结合起来,使数值模拟过程更接近实际情况,进而能够准确地预测铸钢件的组织与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一种铸钢件凝固组织与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三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为基础,主要分为两步:利用高斯连续形核模型预测形核数,并推导出铸件晶粒尺寸;基于JMatPro软件建立各种铸钢的相含量和性能数据库,应用数据快速搜索和网格赋值技术得到铸件整体的相含量和性能。其次,建立了铸钢件热处理过程相的转变量和硬度预测模型。热处理过程相的转变量计算是将铸态组织作为热处理过程的初始组织,采用叠加法则将连续的加热或冷却过程离散为若干微小的等温阶段,根据TTA和TTT曲线计算各单相的相变孕育期和转变量;利用单相硬度加权平均法求铸钢件硬度值。最后,开展了实际铸钢件的浇注、热处理实验;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铸钢件凝固与热处理全过程组织与性能预测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铸钢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布。将铸钢件凝固与热处理全过程组织与性能预测方法应用于框架框铸钢件,能辅助改善优化铸钢件组织与性能分布,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
|
|
1 |
朱建军;穿孔顶头铸钢件内裂纹的探讨[J];江苏冶金;2002年04期 |
2 |
;过百吨铸钢件在太重浇注成功[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08期 |
3 |
;我国成功浇铸世界最大铸钢件[J];材料工程;2008年07期 |
4 |
徐贵宝;曹健峰;朱正锋;;中国铁路关键铸钢件生产质量控制[J];铸造;2010年09期 |
5 |
;防止七○砂铸钢件缩沉的试验总结[J];矿山机械;1977年01期 |
6 |
;粘土七○砂潮模在铸钢件上的应用[J];机械工人热加工技术资料;1977年09期 |
7 |
黄荣华;关于修改和制订有关铸钢件技术标准的探讨[J];铸造;1983年03期 |
8 |
;《日本铸钢件技术规程》即将出版[J];电焊机;1984年05期 |
9 |
;铸钢件手册简介[J];航空材料;1986年05期 |
10 |
施世葵;提高铸钢件质量的三大环节[J];铸造;1987年04期 |
11 |
山本志郎
,吴子胜;用金属芯子生产半球形厚壁铸钢件[J];铸造;1988年07期 |
12 |
李惠萍;不需要热处理的铸钢件[J];特殊钢;1993年01期 |
13 |
计永毅;V法在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J];铸造设备研究;1994年03期 |
14 |
姜光明,邱家兰;铝对工程机械铸钢件质量的影响[J];工程机械;1995年02期 |
15 |
衣连春,王志明;议铸钢件漂芯缺陷及其防止措施[J];一重技术;1995年01期 |
16 |
孙玉华;铸钢件缺陷的成因及防止[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7年08期 |
17 |
孙立斌,张光跃,柳百成,苏玉斌,徐志刚,龙云清;凝固模拟技术在铸钢件上的应用[J];热加工工艺;2000年03期 |
18 |
王红樱,刘泽利,彭景权;铸钢件疲劳裂缝的冷焊修复[J];焊接;2000年12期 |
19 |
刘致远;箱体类铸钢件裂纹缺陷的防止[J];热加工工艺;2001年01期 |
20 |
侯华玲;我国与发达国家汽轮机铸钢件标准对比分析[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