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能力的中国本科毕业生类型划分

罗靳雯  
【摘要】:基于2016年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在毕业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得分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模型聚类法得到了基于能力的我国三种本科毕业生类型,根据四种能力整体与相对强弱关系的特点,将它们分别命名低能平庸型、优能善思型、多能少谋型。其中低能平庸型为弱能力型,四种能力都低于平均水平,其能力分布特点是在四种能力中,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交流沟通能力比其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稍强;优能善思型和多能少谋型为高能力型,四种能力中有三种能力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优能善思型的特点是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突出,但交流沟通能力在四个能力中相对较弱,多能少谋型的特点是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衡,但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通过分析四种能力的毕业生身上的结合特点,本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呈现高水平的可能性最大,而交流沟通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高水平的可能性最小。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类型毕业生的高等教育就学特点,并发现较大的类型差异,结合这些类型差异和相关理论,从本科生能力角度得到了一些人才培养方面的启示。本研究发现大部分产生于就学过程中的能力“信号”对雇主识别求职者能力类型的帮助非常有限,只有学校层次能够有效的区分三种类型,并且这些“非文凭信号”还具有组合不确定性、反向筛选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增大这些信号的使用风险。通过低能平庸型和优能善思型的比较,本文发现高等教育对扭转入学前能力优劣势的效果不明显,而高等教育应具有的能力补偿功能既能弥补录取筛选机制的失效,也可保障社会流动的实现。本研究提出要充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能力补偿功能。通过对优能善思型和多能少谋型的比较,发现优能善思型在学科知识上更有收获,而多能少谋型更容易受到与人互动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期望都比较高,但多能少谋型更有可能选择跨专业求学。在创业态度和实践上,多能少谋型毕业生表现出了极强创业优势,本研究认为对该类型学生可加强个性化教育,尽可能地引导其创新创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代红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J];普洱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2 倪依纯;成江;;关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为例[J];江苏教育;2017年12期
3 张蕊;姜源;;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15期
4 田小华;;水利专业高职壮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6年39期
5 徐剑;;社会评价视角下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数据[J];时代教育;2017年03期
6 郭保云;;毕业生质量视域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4期
7 梁海葵;;技工学校双证模式下毕业生输出质量研究——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为例[J];知识文库;2017年12期
8 林中忖,谭金意;试论高职高专教育毕业生质量标准[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赵书阁;高校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10 ;毕业生质量调研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11 李晓梅,余扬;关于毕业生质量调查工作的思路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2 宋建社;我院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1997年02期
13 翟启元;江少山;;提高中函毕业生质量的设想[J];师范教育;1987年11期
14 聂思槐;钟遂萍;张梅芬;;从毕业生去向调查与预测及社会需求看培养目标[J];医学教育;1987年03期
15 ;荆州师专毕业生质量问题的调查[J];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04期
16 ;开展社会评价 加强思想教育——我院近几届毕业生调查[J];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17 刘智运;;调查毕业生质量加强本科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87年05期
18 陈钟颀;;从工程师训练出发理解基本要求[J];教材通讯;1988年02期
19 张智家,郝建平;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尝试[J];高等农业教育;1988年03期
20 韩宝华,李树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的毕业生[J];化工高等教育;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薛雁明;;强内涵 创特色 打造中职品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年
2 薛雁明;;强内涵 创特色 打造中职品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2017年
3 陈小艺;;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6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朝军;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北邮世纪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2 罗靳雯;基于能力的中国本科毕业生类型划分[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付威;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岳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梦璐;基于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就业趋势调查与课程改革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王天恒;从毕业生质量追踪探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邵悦;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及转型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8 武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9 刘全礼;安徽医科大学1982-2002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素质教育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10 钱海丹;H大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国 记者 李润文;毕业生质量由第三方调查说了算[N];中国青年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彭冰;“东师模式”引领十万毕业生抢占就业高地[N];中国青年报;2008年
3 实习生 崔艳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80.9%受访者支持大学“严出”[N];中国青年报;2017年
4 郑莉娜;“本科降专科”的刚与柔[N];杭州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李澈 张显峰 王强 胡航宇;重庆:合力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N];中国教育报;2017年
6 郑甘培;把好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质量关[N];解放军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闫龑;全国医卫人才招聘会挤满硕士[N];健康报;2009年
8 宋金萍;人才培养召回制浮出水面[N];工人日报;2004年
9 戴永文 实习生 梁卓 主任记者 李旸;毕业生质量赢得企业信赖[N];锦州日报;2006年
10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唐钧;人才新政要有足够的诚意才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