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太阳辐射利用潜力的街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朱慧  
【摘要】: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可持续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城市扩张与太阳能资源的广泛分布使得城市成为太阳能资源的“能源容器”,因此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太阳辐射利用潜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规则街区分布作为切入点,引入计量地理学指标量化街区空间形态,通过搭建的街区空间形态优化平台探索不同街区建筑布局下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为街区前期规划提供有依据的设计策略与建议。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参数化建模Grasshopper平台为中介,综合街区建模、太阳辐射模拟计算、遗传算法工具、数据导出后处理工具等搭建街区空间形态优化平台。通过设定不同的太阳辐射利用阈值作为筛选,多次运行优化平台,对比各阈值筛选条件下的优化过程与优化结果,进而挖掘街区建筑布局对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的影响并总结利于太阳辐射收集的街区空间形态。在研究内容分布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三章阐述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优化平台的搭建过程;第四章研究了平均最近邻指数与太阳辐射量的相关关系、不同阈值区间段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以及最利于太阳辐射获取的街区平面分布模式;第五章与第四章框架相同,但进一步探讨不同建筑高度下第四章所研究的内容如平均最近邻指数与太阳辐射量的相关关系等的区别。经研究发现,平均最近邻指数与街区年总太阳辐射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对不同区间段的太阳辐射影响不同;利于主动式加热与利于光伏发电的街区分布模式不同,利于光伏发电的街区分布更为紧凑且有较多的东西向条状排布;在武汉地区,冬季被动式加热的可用太阳辐射来源仅为屋面,不适宜简单地应用阳光房,应综合考虑建筑能耗与被动式太阳辐射收益之间均衡的应用措施;不同的阈值不同的建筑高度下利于太阳辐射收集的街区分布形式各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白珍;王文雅;仓啦;吴振双;;拉萨太阳辐射资源测试分析[J];西藏科技;2021年01期
2 Mengqi Liu;Jinqiang Zhang;Xiangao Xia;;香河站太阳辐射识别晴空方法的评估(英文)[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21年02期
3 史巨峰;杜明霄;;太阳辐射变化对光伏电站最佳倾角的影响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年01期
4 王仁政;单正垛;王建新;孟赫;宫响;;基于Angstrom-Prescott模型和空间插值的山东省月太阳辐射再估算[J];山东科学;2020年03期
5 袁一美;韩昀松;梁静;孙澄;;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寒地建筑组团形态优化设计研究[J];南方建筑;2018年02期
6 陈跃浩;熊明明;曹经福;杨艳娟;;雾霾天气对天津市太阳辐射影响的量化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年05期
7 黎微微;胡斯勒图;陈洪滨;尚华哲;;利用MODIS资料计算不同云天条件下的地表太阳辐射[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年04期
8 李净;罗晶;;晴空下山区太阳辐射模拟[J];干旱区地理;2015年01期
9 梅晓丹;毛学刚;范文义;王强;刘丹丹;张为成;;基于ArcGIS的中温带不同天气类型点太阳辐射分析——以佳木斯市辖区为例[J];测绘工程;2015年05期
10 黄辉昂;于斌;;“太阳辐射”考点的多角度透析与备考建议[J];教学考试;2017年36期
11 靳冰凌;;2011年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变化及其与敏感因子回归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12 张婧;许晓光;胡波;袁淑杰;;河北省起伏地形下高分辨率地外太阳辐射空间分布[J];太阳能;2012年01期
13 王佳;刘寿东;刘爱霞;黄鹤;;天津地区地面逐时太阳辐射的模拟计算[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6期
14 王丹;盛立芳;石广玉;车慧正;;中国地表太阳辐射再分析数据与观测的比较[J];应用气象学报;2012年06期
15 吕宁;刘荣高;刘纪远;;1998-200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16 金星;张小松;邱童;李舒宏;曹毅然;;不同朝向玻璃窗太阳辐射得热系数模拟与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年12期
17 吴海燕;太阳辐射与作物[J];吉林农业;1997年09期
18 ;云吸收的太阳辐射比理论预测多得多[J];中国环境科学;1995年04期
19 张宇,赵四强;关于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方法的探讨[J];气象;199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成驰;陈正洪;张礼平;;一种遗传神经网络逐时太阳辐射预测模型[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权维俊;陈洪滨;郭文利;夏祥鳌;张小玲;;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彦丽;;考虑地表各向异性的山区太阳辐射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权维俊;陈洪滨;郭文利;夏祥鳌;张小玲;;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季国良;李韧;吕兰芝;;中国西部的太阳辐射资源及其季节变化[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邹兰军;许小峰;吴统文;;利用NCEP资料计算地表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方案[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申彦波;赵宗慈;石广玉;;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气候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赵孟千;郭萌萌;徐锋;;小街区适用的城市功能片区及街区尺度研究[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C];2019年
9 魏星;高瑾;;共享街道理念在历史街区中应用的思考——以天津市劝业场地区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C];2019年
10 任腾飞;;基于大数据的北京老城历史街区活力营造策略研究[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9年
11 黄楚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开放街区制度的发展探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8年
12 张常明;温锋华;;街区制对城市社区活力的影响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18年
13 胡天君;刘博韬;;济南历史街区环境改造与提升策略研究[A];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9年
14 王韬;戴彦;;微更新视角下的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保护研究[A];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9年
15 康旺泉;卢学伟;刘平;;“开放街区”视角下大连市居住区支路体系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交通规划)[C];2016年
16 李江;李琳琳;;“小街区、密路网”空间模式的制度环境探讨——对宜宾市莱茵河畔小区案例的剖析和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17 李晨;左进;;从低效走向高效——城市存量街区更新实践探索一[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6年
18 林鑫;;宜居街区尺度下的地下空间建设模式初探——以珠海科创海岸北围片区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工程规划)[C];2016年
19 张莹莹;任伟;;基于吸引元策略的历史街区绿道系统研究——以汉口原租界区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C];2016年
20 李邵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街区活力多样性研究——以纽约曼哈顿街区多元活力研究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智洋;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南京艺术学院;2021年
2 孙皓;典型历史街区居民出行行为及可持续性交通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
3 邹玲;中国大陆地区地表太阳辐射估算及其时空变化分析[D];武汉大学;2017年
4 李媛;街区制环境下的交通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5 王方;外滩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研究(1843-1937)[D];同济大学;2007年
6 黄利华;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7 李霞;街区记忆与旅游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董嘉;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10 王真真;历史街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1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12 曲冰;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13 周勇;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
14 卞洪滨;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5 王振;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6 姚圣;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7 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8 高沂琛;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9 宋亚程;城市街区形态复杂性的表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20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慧;基于太阳辐射利用潜力的街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
2 赵秦枫;大连市舒适街区营造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3 李健;太阳辐射减弱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及其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冯妍;太阳辐射减弱下冬小麦生物量变化的大田试验与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杨成栋;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
6 黄潇;街区外廓形态的三维控制与引导方法[D];东南大学;2016年
7 李俊杰;居住混合街区的功能与形态关联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8 延月宏;考虑幸福感的历史街区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
9 张昊;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
10 宋楠楠;低碳化导向下的城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规划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
11 仝存平;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居住型街区活力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12 张思乔;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年
13 赵寻;历史街区景观分析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14 勾娜;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
15 达传胜;“密路网、小街区”模式下城市街区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16 刘彤;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商业环境塑造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0年
17 李欣洋;杨桥古镇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20年
18 赵东旭;河北省保定市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保护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
19 庄文杰;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20 唐云;文创产业推动下的台湾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温才妃;微小太阳辐射变化促地球进入冰河期[N];中国科学报;2021年
2 通讯员 刘晓倩 记者 陆成宽;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集上线[N];科技日报;2020年
3 柯讯;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集上线[N];中国科学报;2020年
4 见习记者 王燕;太阳辐射或是气候变暖主因[N];西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玉萍 通讯员 榕商宣;年内建成一批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N];福州日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萍;给“夜福州”增色 为“幸福城”添彩[N];福州日报;2020年
7 记者 焦莉莉;一街一景 打造特色精品街区[N];石家庄日报;2020年
8 记者 董宇虹;企业担责任 市民放心买[N];昆明日报;2020年
9 记者 云艳芳;我市打造诚信示范街区助力信用体系建设[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0年
10 通讯员 张嫚芮;河西区再添一处“诚信示范街区”[N];天津日报;2020年
11 记者 胡诚浩 见习记者 王柯宇;老街区改出“年轻态”[N];绍兴日报;2020年
12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12大夜经济街区出炉[N];沈阳日报;2020年
13 本报记者 王玉萍;15个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月底开街[N];福州日报;2020年
14 本报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杜成发 林言枝;台江:两大街区各有特色[N];福州日报;2020年
15 本报记者 殷斯麒;南安北山片区:从传统老街区到闽南生态慢城[N];泉州晚报;2020年
16 ;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启幕[N];深圳特区报;2021年
17 全媒体记者 吴若云;倡导诚信经营理念 打造诚信示范街区[N];中卫日报;2021年
18 张登峰;“示范道路”“示范街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N];滁州日报;2021年
19 本报记者 江姝颖;打造示范街区 提升城市颜值[N];南通日报;2021年
20 本报记者 林瑞琪 叶欣童;在老街区感受历史文化新活力[N];福州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