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退休教师专业关系建立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紧跟时代步伐,敞开国门,与国际接轨,吸收和接纳了许多外来知识和文化。但由于国情的不同,外来文化等舶来品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亲和现象以及不适感,与我们的本土文化产生了碰撞。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开始转变职能,直接控制和干预减少,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在这样的契机下,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工机构也借此机会顺势成长。但本土的社工机构照搬国外的制度模式和文化是无法在中国社会站稳脚跟的,因为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着民间助人系统和求助体系。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中国比较缺乏的制度信任导致社工接触案主时在建立专业关系方面比较困难,所以案主与社会工作者之间良好专业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与探究。笔者在“青春伴夕阳”项目中服务的是高校退休教师群体,该群体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高、学历背景较强,对于事情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非常重视精神需求问题,注重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以及自我隐私的保护。因此,笔者结合所服务个案的实务研究,具体分析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结合社工与案主已建立专业关系的表现,如案主主动夸奖和赞美社工,主动向社工求助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运用多样化的策略与其建立专业关系,分析出积极倾听、以案主兴趣为参考进行主题访谈,真诚的关怀与陪伴、澄清专业角色等方法,希望为之后开展关于高校退休教师这一群体的社工服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