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起,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承接了全球商品的重要加工环节,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然而,在贸易发展的早期,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承接了许多高污染产业的转移,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迅速增加,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命健康,给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今,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仍是政府和学术界研讨的重要课题。自1993年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来,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至今仍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理论分析,将中国270个地级市的2004-2013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与每个地级市的年均API值进行匹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城市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能够改善当地的环境污染水平,而出口贸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环境,这一结论在西部地区并不成立;北方进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大于南方;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北方出口贸易对周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大于南方城市。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了进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该研究可以为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发展方向,为地方政府改善贸易结构和优化环境政策提供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