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激光干涉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及3D-MOTIF评定研究

郭军  
【摘要】:工程表面的测量和评定是当今计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当今表面形貌测量及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作者在工程表面形貌测量及评定方法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如下: 在对传统的Form Talysurf光学轮廓仪进行重大改进的基础上,研制了适合工程表面形貌测量需要的大量程、高精度触针式激光干涉HST光学轮廓仪。该系统垂直测量范围10mm,垂直测量分辨率0.01μm。二维工作台行程40mm×40mm,最小步距0.5μm。其主要改进及创新如下: (1)将传统的Form Talysurf光学轮廓仪的动触针式扫描改为动工作台式扫描,解决了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2)采用绝对零位与查找表相结合的方法消除了原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理论误差,使本文研制的HST光学轮廓仪具备大量程,高精度的特点; (3)采用共基面二维工作台,解决了原系统不具备二维测量基准面的问题; (4)研制了基于CCD的分级干涉细分装置,提出了通过傅立叶功率谱计算CCD接收干涉条纹初相位的方法,使传感器的测量分辨率从原来的λ/4提高到λ/100。 该轮廓仪可满足目前绝大多数工程表面形貌测量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传统的二维MOTIF评定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MOTIF滤波器,与通常的中线制滤波器相比,MOTIF滤波器是一种无相移,具有鲁棒性的自适应最优滤波器。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3D-MOTIF评定体系,给出了3D-MOTIF及相关参数的定义,详细论述了3D-MOTIF的合并算法,并进行了实例演示。本文提出的3D-MOTIF评定体系克服了已有的3D-MOTIF评定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三维表面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小型激光干涉仪[J];光机电信息;1994年05期
2 静波,陈之炎;机械振动测量的激光干涉技术原理及其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5年05期
3 罗庆芳,郭述文,李宝清,邹道文,夏至洪;薄膜应力快速测量系统的研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7年02期
4 大舟;微型激光干涉仪[J];光机电信息;1995年08期
5 刘铁根,赵彤,蔡怀宇,靳永铭,张凤林;基于干涉定位的光电自动调焦系统[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6 周伦彬;外差式激光干涉振动一次校准[J];计量学报;2003年03期
7 李茂山;气体折射率的测试光路——用激光干涉条纹计数原理[J];中国测试技术;2004年01期
8 齐永岳,赵美蓉,林玉池;二维纳米激光测量系统的研究[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4期
9 陶卫,金增伟,赵辉,浦昭邦;激光干涉任意转角测量信号的获得及误差补偿技术[J];光学技术;2005年01期
10 杨旭东;李家春;谢铁邦;;机械零件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与评定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8期
11 工程力学系激光技术组;激光干涉测报仪[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3年02期
12 史广安,刘兵,齐正强,刘建华;微米和毫微米线量的激光干涉式测量[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7年04期
13 自动分步重复相机研制小组;激光干涉定位自动分部重复相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3年03期
14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激光技术组;激光干涉测振仪[J];物理;1974年01期
15 张凤林,刘铁根,武进田,赵彤;激光干涉自动调焦原理和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16 张述礼;记录激光散斑照相的三环孔径法[J];燕山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17 晓晨;环境分析用的小型中红外激光干涉仪[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18 吴先梅,钱梦騄;用于换能器校准的激光干涉测振技术[J];声学技术;2000年02期
19 管学根;薛敏勤;陈星;杨甬英;孙海鹏;朱曙峰;;LC—1型激光干涉定心仪的研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20 沙金;;超小型、超高性能激光干涉测长系统[J];工具技术;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其先;李泽仁;王德田;刘俊;陈光华;刘寿先;邓向阳;;分时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崔艳军;李建欣;朱日宏;;基于小波变换的激光干涉微位移变化量测量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陶卫;浦昭邦;万松;;反射式闪耀光栅楔形平板用于转角测量[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4 曲明艺;付玉红;郝卓吾;刘雷;何传兴;;激光干涉全场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5 李泽仁;;多点激光干涉速度测量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6 李程;张力;张立喆;;激光干涉技术在动态压力校准中的应用[A];2001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庆纲;杨勇;胡小唐;藤井贤一;田中;充;;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高精度温度测控系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8 马骁;王世斌;佟景伟;李林安;;确定裂尖弹塑性场的激光干涉方法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裴中方;林玉池;赵美蓉;;激光干涉准直技术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Frank MUECKLICH;Claus DANIEL;;Patterned crystallization of a-Si on substrate of glass by multi-beam laser interference[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激光干涉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及3D-MOTIF评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淑珍;基于白光干涉超精密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练根;基于微恒力位移传感器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和二维Motif评定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军;短相干光干涉在晶体特性参数和微观表面形貌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郧建平;基于白光干涉的表面形貌接触和非接触两用测量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柳忠尧;用于掩模板表面形貌测量的外差干涉显微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彭仁军;激光干涉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张晓琳;基于激光干涉的水表面声波探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邱宗明;激光无导轨精密测量及定位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卫华;铁电薄膜的微细图形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鹭;基于GPU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波;基于正交信号的激光干涉测振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倪家伟;全光纤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春生;基于激光干涉的声信号接收显示与处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张薇;多光束激光干涉图案的相移控制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小为;能量天平的高精度激光干涉位移测量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周汉英;基于激光干涉传感的二维运动平台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张文;无衍射结构光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钱钺;线性无衍射结构光实现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伏明明;大范围、高深—宽比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永记者 练玉春;我国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孟军;2006年备受关注的8个科学领域[N];科技日报;2005年
3 刘霞;“暗能量合作计划”将先行一步[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然;“奇怪噪音”诱出新手段[N];科技日报;2011年
5 ;移动存储 谁才是“真命天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熊伟;拓荒于计算科学的原野[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孙亚博;防伪标签的鉴别[N];中国质量报;2003年
8 刘霞;美欧“丽莎”计划欲觅引力波芳踪[N];科技日报;2010年
9 常丽君;科学家向“倾听”万有引力波迈近一步[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小小;烟包印刷印后工艺常见方式全攻略[N];中国包装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