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干涉式大量程表面轮廓仪的研制
【摘要】:接触式测量是目前工程表面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传统的接触式测量仪存在测量范围小、精度低、参数少、测量方式不灵活等缺点。而在工程应用中,很多工件的重要工作表面都是具有曲率的表面,这些曲面的表面特征对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曲面表面形貌的测量不但要测量表面粗糙度,同时也要测量表面波度和形状误差,这就要求轮廓仪应同时具有高精度和大的量程。为此,研制具有大量程、高精度、多参数的激光干涉式大量程表面轮廓仪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如下:
在激光干涉原理的基础上,对影响干涉条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基础上设计了本测量仪的光学传感部分。同时分析了由于角锥棱镜的光学特性引起的光程差与被测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提出了补偿办法。
通过实验和理论论证,提出了对干涉条纹信号光电接收的简单有效方法,并建立了修正干涉条纹正交信号的数学模型。研制了干涉条纹细分辨向计数电路,并用12位A/D转换实现干涉条纹纳米级细分处理。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的仪器驱动器,编制了具有虚拟仪器面板、功能齐全的应用程序。可方便的设置测量参数,自主选取拟合和滤波方式,给出了二维粗糙度的全部评定参数和三维粗糙度部分评定参数和相关图形显示,并可方便地打印输出。
通过对多刻线样板的测量及对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等工件的曲面进行的测量,验证了仪器的精度及实用性。仪器的测量范围为±3mm,垂直分辨率为0.01μm 。
|
|
|
|
1 |
邓文荣;兰慧;卫秋霞;;光学玻璃折射率压力系数测定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2 |
谢锦平,刘冬梅,黄文勇,董太源,龚永胜;用全息二次曝光法分析岩石侧向受压形变规律[J];激光杂志;2002年01期 |
3 |
李刚;王瑞斌;李慧琴;;测量薄膜表面粗糙度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11期 |
4 |
俞世钢;;液体折射率测定方法分析[J];光学仪器;2007年04期 |
5 |
;表面轮廓仪[J];集成电路应用;2009年12期 |
6 |
修瑞娟;莫正文;;用激光测定体内和体外微血管流速[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0年01期 |
7 |
邹振书;;干涉测量法的最近展况——根据斋藤弘义教授讲学记录整理[J];光学精密工程;1984年01期 |
8 |
阮尚弘,高少蔚,钱守仁,赵士杰;角度的激光干涉测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9 |
顾月清,陶宝祺;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原理性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
10 |
李丰丽,陈少萍;用线阵CCD测量干涉条纹间距[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年01期 |
11 |
汪洁,谢铁邦;接触与非接触两用表面轮廓综合测量仪[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2 |
曾辉;;光干涉甲烷测定器的常见故障和调修[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05期 |
13 |
夏豪杰;费业泰;范光照;程方;;基于衍射光栅的二维纳米位移测量技术[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7年04期 |
14 |
;用红外干涉法测量砷化镓外延层的厚度[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73年02期 |
15 |
王钟球;;用光栅测量螺距的方法[J];计量技术;1973年06期 |
16 |
顾坤明;;对接触式干涉仪自由状态下零次干涉带正确位置的认识[J];计量技术;1981年07期 |
17 |
解兰昌;孙纪元;徐昌杰;董太和;;激光干涉视力仪及其光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3年03期 |
18 |
孙文德;;视网膜视觉锐度的激光测定[J];应用激光;1984年01期 |
19 |
薛唯,耿完桢,姜铃珍,洪晶,赵世杰,许克彬;印刷电路板焊点缺陷的激光全息检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S6期 |
20 |
周佩瑶;;测量非透明膜厚度的一种新方法[J];计量技术;198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