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图像实验研究
【摘要】:大型电站锅炉内煤粉的燃烧是一个发生在大空间范围、不断脉动的、具有明显三维特征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燃烧工况的监测对于锅炉安全、经济、洁净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炉膛火焰温度及辐射率的测量则是燃烧领域一个复杂但很重要的问题,它是燃烧理论和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炉膛火焰温度场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光学技术、声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纷纷应用到火焰温度场的可视化研究中。
本文基于Wien辐射定律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彩色火焰图像进行标定,可获得红(R)、绿(G)、蓝(B)代表性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温度分布图像。在灰性假设条件下,还可获得火焰的温度和辐射率分布图像。试验标明,采用较小的R/B增益比可增加图像探测器能够检测的火焰温度范围;在较高温度(大于1200℃)条件下,实际上只有红色和绿色分量可被利用。标定结果同时表明,CCD摄像头的白平衡设置对双色法测温影响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白平衡。
在一台300MW W型燃烧锅炉上进行了试验,通过火焰探测器拍摄了锅炉同一壁面不同高度处的火焰图像,并给出了相应的温度和辐射率图像。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出炉膛内火焰温度和辐射率的分布水平,与炉膛内火焰的实际燃烧情况比较相符。
炉膛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图像的研究作为火焰温度场可视化技术的基础,它对提高温度场测量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图像也可作为一种监测手段,便于机组运行人员更好地进行燃烧调整和事故分析,从而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1 |
陈敏;;先进的铝合金挤压连续测温系统[J];有色金属加工;2003年05期 |
2 |
黄芸;沐磊;张其土;;石墨涂层材料红外辐射率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8年10期 |
3 |
宋尔纯;;二色温度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3年04期 |
4 |
余其铮,邓作波;悬浮大粒子群的辐射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5 |
崔旭晶,王正方,矫宏础;智能化低温红外辐射测温仪的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6 |
万九卿,李行善;PCB红外热像辐射率校准的非线性滤波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7 |
姜志伟,周怀春,娄春,於正前;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图像检测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
8 |
陈伟,杨青巍,李伟,胡希伟;托卡马克中轻杂质速率方程的求解[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5年04期 |
9 |
马刚;邱崇践;黎光清;张凤英;;利用RTTOV7快速辐射传输模式模拟风云二号红外和水汽成像通道辐射率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1期 |
10 |
于鹏峰;姜志伟;姚斌;周怀春;易洪波;许甲清;;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对W型锅炉燃烧状况的诊断[J];湖北电力;2007年01期 |
11 |
闫肃;朱文海;;辐射率对导弹仪器舱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7年04期 |
12 |
夏德宏,邬婕,李宝善,高庆昌;电辐射加热条件下应用高辐射率涂料的节能技术[J];工业加热;2002年03期 |
13 |
靳涛;刘立强;;外墙用隔热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6期 |
14 |
夏守之;朱新旺;姚琦琦;;热辐射率对火焰温度测量精度影响的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5期 |
15 |
宫毓家;;辐射温度计辐射率修正方法的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89年04期 |
16 |
U.Del Bello,顾聚兴;用于未来欧洲空间局陆地表面变化过程研究任务的超光谱成像器[J];红外;1999年04期 |
17 |
刘志艳,韦艳;辐射率变化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及误差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8 |
余其铮,鲍亦令;计算炉膛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汽辐射率的简化公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A1期 |
19 |
孙青林,陈增强,袁著祉,刘忠信;变辐射率时红外测温的自动补偿[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1期 |
20 |
顾聚兴;机载成像光谱仪的性能要求[J];红外;200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