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跨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日趋重要。文化是外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观点已在国内外语言教师和语言研究者中达到了广泛的共识。
鉴于恭维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运用和融洽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功能,本文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对中美电影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寻找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如何恰当地给予和接受恭维语的有效途径。
作者以喜剧类电影故事为主,挑选出爱情、伦理和社会生活体裁的中美电影各十部,从中搜集有关恭维言语行为的数据共365项。其中,中国电影中的恭维语156项,美国电影中的恭维语209项。然后从语义句法模式,话题选择和应答方略三个方面对中美恭维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美电影中的恭维言语行为在这三个方面都呈现出程式化的趋势:程式化的语义句法模式;话题主要集中在外貌和所有物以及成绩和能力;几种有限的应答方略高频率出现。但中美恭维语在每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中国恭维语使用更多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关的习惯用语及修辞手法,而美国恭维语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上。中国恭维语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成就和能力方面,而美国恭维语的话题以容貌和所有物为主。此外,中国恭维语在应答方略上主要采取转移话题和反问等间接方式,而美国恭维语的应答方略以接受和回报恭维为主。
中美恭维言语行为之间的具体差异充分反映了中美文化领域的差异。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认识将有助于人们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下准确恰当地给予和接受恭维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