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杯[4]芳烃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摘要】:杯芳烃是一类由苯酚和甲醛缩合的含有洞穴的大环化合物。作为第三代主体化合物,其在分子识别,模拟酶催化,自组装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特别是手性杯芳烃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和兴趣。本文就手性杯芳烃的合成及其性能作了一些研究。
由母体杯[4]芳烃与1,2-二溴乙烷反应制备的杯芳烃二溴化合物与(,(-氨基醇或苯基乙基胺反应合成出了下端连接有光学活性的氨基醇基团或氨基团的新手性杯芳烃,经过IR,1H NMR,13C NMR,ESI+ HRMS等谱学性质证实其处于锥型构象。
用1H核磁滴定的方法研究表明(1'S,2'R)-5,11,17,23-四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1', 2'-二苯基-2'-羟基乙胺基乙氧基)杯[4]芳烃能在极性质子性溶剂(甲醇)中形成二聚体,结合常数为34.7 M-1。
用1H NMR研究了下端连接有光学活性的氨基醇基团的新手性杯芳烃对手性酸性化合物的手性识别能力,发现这些手性杯芳烃对苯甲酰酒石酸,扁桃体酸,异缬草酸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下端连接有光学活性的氨基团的新手性杯芳烃对苯甲酰酒石酸,扁桃体酸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
由氯乙酰氯与接有氨基手性化合物反应制备的酰胺型卤代物与母体杯[4]芳烃合成的酰胺型手性杯芳烃,经过IR,1H NMR,13C NMR等谱学性质证实其处于锥型构象。
|
|
|
|
1 |
王键吉,刘文彬,卓克垒,卢锦梭;杯芳烃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化学通报;1996年02期 |
2 |
吕鉴泉,陈朗星,郭洪声,何锡文;杯芳烃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1年03期 |
3 |
关槐,贾志华;杯芳烃修饰主客体化学传感器研究——对甲酚的测定[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年02期 |
4 |
张春,郑炎松,梅付名,李光兴;杯芳烃对生物活性分子的识别性能[J];化学进展;2004年06期 |
5 |
戈云,蔡亚华,颜朝国;一种杯芳烃酯类衍生物的简洁合成方法[J];化学试剂;2005年02期 |
6 |
张晓岚,朱邦尚,应太林,漆德瑶;杯芳烃的主客体化学传感器研究——对苯二酚的测定[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7 |
李来生,达世禄,冯钰锜,刘敏;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3期 |
8 |
肖湘竹,达世禄;色谱分离与第三代超分子——杯芳烃[J];化学通报;1998年04期 |
9 |
曹飞;杯芳烃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3年03期 |
10 |
关槐,贾志华;杯芳烃修饰主客体化学传感器研究——对甲酚的测定[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4期 |
11 |
张坤,刘道杰;杯芳烃衍生物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2 |
张拥军,涂光中,曹维孝;磺化杯芳烃与二苯胺重氮盐的包结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
13 |
姜晓旭,雷琼;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工业应用[J];天津化工;2003年02期 |
14 |
张霞,张清,赵迪思,罗川南,周长利;杯芳烃-硝基氯苯包络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5 |
杨俊林,白凤莲;杯芳烃在基态和激发态下的络合作用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3年01期 |
16 |
黄章杰,汤峨,杨光宇,尹家元;杯芳烃合成及应用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2期 |
17 |
倪旭峰,李维实,张一烽,沈之荃,张天旭;杯芳烃钕配合物均相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
18 |
张利,傅成武;杯芳烃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展[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9 |
颜景辉,汤又文;四对-乙酰胺苯磺酰氧基杯[4]芳烃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4年04期 |
20 |
高博,冯亚青,周立山,马骧;杯芳烃包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