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国内经济学界就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技术基础、这条路为什么要走、如何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论点。但也明显存在3个不足:一是多从技术经济角度看,视野不够宽阔;二是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论述不多,研究的深度不够;三是政策建议也多从技术经济角度提出,思路比较单一。
笔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工业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社会财富不丰裕、人均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城市化水平不高、资本劳动比低、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我们将面临以下5个难题:加速工业化发展与农民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快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的矛盾、工业发展集约化与扩大就业的矛盾、扩大对外开放与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以及加速工业化发展与我国资源环境制约和地区差异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以顺利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在一个日益自由、开放、竞争的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国家要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在一些领域形成比发达国家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只有按照充分发挥出我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够解决上述难题,提升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由于比较优势的提升需要以后发优势为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需要发挥比较优势来积累、创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源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和后优势的作用统一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也就必须执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并重的战略。
具体来讲,比较优势战略在本质上是着眼于在国际经济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起与自己资源匹配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后发优势战略的着眼点则在于引进学习,通过模仿和创新来实现追赶,后来居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基本的发展思路应是
WP=4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先发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实施后发优势战略,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比较优势战略实施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先导性地建立一些具有长远利益的新产业,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超脱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形成一种动态的比较优势,使产业结构既具有自己特色,又可以不断地向上升级。这样才是缩短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差距,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世界贸易的日益自由化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自由的流动为发展国家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发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也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集聚效应发挥作用的时间延长,程度加大;二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原料上的比较优势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三是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的积累和作用的发挥,也为追求动态比较利益创造了便利;四是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使发展中国家更难以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和后优势陷阱;五是经济全球化更加突显了规模经济的作用,强化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挤压;六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比较利益的掠夺更加便利。但这些影响并没有改变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发展中国家只有正确执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并重的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快速推进自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是因为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建立企业,从事贸易,调整结构,经济才能自立;只有按照后发优势的要求,合乎规律地执行赶超战略,经济才能自强且有持续竞争力;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振兴。
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内涵,就要从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我国这两种优势来分析。由此,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中国新型工业化是后发式的。第二,中国新型工业化是跨越式的。第三,中国新型工业化是民间发动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政府推动式的。第四,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以出口导向为主又适时适当执行进口替代式的。第五,中国新型工业化是根据经济发展进程的要求,实行轻重工业并重并适时适当倾斜式的。第六,中国新型工业化是外延扩张与集约发展相结合并向集约发展为主转变式的。第七,中国新型工业化是由区域倾斜到协调发展式的。
WP=5
只有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质内涵的要求,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我们自己过去已走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坚持搞好以下5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一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