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振动与混凝土强度特性研究
【摘要】:普通混凝土(坍落度≥3cm)经过一次振动成型后,由于内部粗集料界面还会存在着混凝土泌水和离析现象引起的孔隙、气泡及微小裂缝,这些会影响混凝土与粗集料、钢筋的粘结。目前在工地上使用的施工方法如液压滑模施工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法等方法中,可以看出在上层混凝土振动时,下层混凝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二次振动。二次振动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为了采用混凝土二次振动正确的利用方法,本文在对上述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普通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泌水和离析引起的内分层现象、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影响,提出二次振动的可能性,研究了随着二次振动时期二次振动混凝土的强度变化特性和利用CTS-45型混凝土超声检测分析仪证明了二次振动后混凝土的内部密实度变化,并对影响二次振动效果的水泥品种、坍落度(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决定二次振动最佳时期的方法。
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以及水泥的凝结时间的区别,水泥的品种不同,二次振动最佳时期也不一致。低塑性混凝土的二次振动效果不是很好,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而流动性混凝土的二次振动效果还是值得的:最佳时期二次振动混凝土的28天强度增加率比一次振动提高26%以上、流动性混凝土的最佳时期二次振动混凝土的长期(120天)强度比一次振动提高25%以上,并且最佳时期二次振动混凝土的内部密实度变化很大。通过对两种不同水泥试验结果来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的二次振动最佳时期就是从水泥的泌水现象达到平衡到进入初凝阶段的时期。本课题研究中还分析了二次振动混凝土强度增加的原因。
本文在研究流动性混凝土二次振动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往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