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课题。对中小企业
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化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是我
国,都经历了一个不够重视到重视的过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过
20 年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从一元化已转向多元化,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迅速成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的坚实基础。但是,在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的
矛盾不断发展,占据 GDP63%和工业增加值 74%的中小企业只取得信贷资产的
30%,国有经济仍然占用 70%的信贷资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权益资产融
资和债务融资两方面都存在着“缺口”,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效。
如何有效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消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目前有效推
进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论文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个层面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
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深入地剖析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个层面便开始逐章针对融资困境形成原因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形成系统
的、立体化的可操作的金融支持体系。
论文从实证的角度界定了中小企业的范畴,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
融资困境。目前存在的融资困境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大的瓶颈因
素。形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除了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共性因素即
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银企信息不对称所致的信贷配给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
国特有的体制性原因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国有金融垄断条件下的金融结
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对中小企业债务和权益资产融资歧视性政策,金融抑制
下的利率管制,中小金融机构制度供给不足,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如抵押担保体
系缺乏等。
论文介绍了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并利用制度经济
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为寻求我国中
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在中小企业面临的整个金融缺口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整,使得我
国中小企业在寻求外源融资时主要依靠银行这一间接融资渠道,但由于国有商
业银行的战略收缩以及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制度供给不足,使得我国中小企
业面临的最大金融缺口是银行间接融资缺口,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如何通过国
I
WP=5
有银行、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中小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金融创新,建立系统服
务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
目前,在发达国家,非正式权益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第二板块市场”
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外中小企业的资本缺口。因此建立多层次资本市
场特别是建立与中小企业相对称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资本缺
口的关键。本章主要从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二板市场、区域性场外股权交
易市场、债券市场等方面来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金融有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之分。在目前我国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的
条件下,非正式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正式金融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
是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正式金融。基于非正式金
融的有用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如何实施诱导性制度变迁,使非正式金融从不规
范到规范发展,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信用担保的经济学分析,建立相关理论前提,并通过对各个国
家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分析,寻求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
策。
总之,要从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直
接融资体系、改造和完善非正式金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体系、放松利率管制等方面来消除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利率管
制等制约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包括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等多种融资方式和不多层次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