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与信息熵技术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通过配电网实现通信,又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广泛关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许多优点为电力市场以及相关业务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利用现有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供电网
络,而成为一种易于接入、方便使用且成本低廉的理想选择。
但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和传统的通信网络之间毕竟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
想建立一个可以对电力线载波信道特性进行完整描述的模型很困难。首先,电力线
网络总是处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电力线的低通特性、频率选择性衰落、网络阻抗
的不匹配、信号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由于严重的噪声干扰导致的小信噪比(SNR)等
都会给电力线载波通信带来困难。此外,信道的多径时延、时变的幅值响应以及非
线性相位特性而产生的符号间干扰(ISI)还会严重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更为严重的
是,电力线网络自身拓扑结构的不确定会使传输信号受到时变因素的影响,最终导
致通信质量的降低。
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本论文从技术角度探讨了 OFDM 系统硬件设计、软件实现
和基于 Rényi 信息论的信息熵均衡方法等问题。
本文研究了将 PLC 作为通信接入网的可行性。概要介绍了电力线 OFDM 通信的
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给出了完整的电力线信道特性描述和带有多径传播效应的
传递函数。描述了一个性能可靠而适应性强的 OFDM 信号传输系统方案,该方案能
够有效地遏制电力线信道的各种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增益平衡能力的宽
带耦合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耦合器能够适应电力线网络在 0.1 到 30MHz 的频带内阻
抗特别低的工况。通过在这个耦合电路的输入级插入一个特殊的阻抗匹配电路,和
使用一种基于微波传输带的宽带匹配技术,可以使发射到电力线网络上的信号具有
足够高的功率,同时减小信号畸变和谐波,并能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
本文给出了电力线 OFDM 系统的软件算法和物理实现技术。软件设计使用了于
VC++的图形用户接口。它能够提供对数据传输系统详细而完整的控制与监视,包
含了一些具有显示与存储通信信号功能的函数。其他功能还有显示或输入信息,
iii
WP=6
显示系统参数,包括通信速率、信号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等。为了将信号以一定的中
心频率发送出去,发送系统将一块名为 PCI 的 ISA 板卡和耦合电路作为其与电力线
网络的接口。软件的 IFFT plan模块可以加快系统中 IFFT 的计算速度。
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将误差的熵最小化算法引入均衡器以抵消电力线信道的
影响的方法。通过 Parzen 窗估计均衡器误差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利用梯度下降
法使其二次 Rényi 熵达到最小化。
在实际的电力线网络中进行了在线实验测量,以评估电力线网络传输的下行速
度和抗通道干扰的鲁棒性。测量的结果与误差滑动窗口和算法步长选择的合适与否
息息相关。算法最终获得了系统可靠性、算法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一个折
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比传统的均方误差准则法更好的效果。
|
|
|
|
1 |
许传华,任青文,李瑞;围岩稳定的熵突变理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
2 |
周宝华;姬慧勇;秦宇飞;吴月华;;基于信息熵的工程机械质量多属性决策[J];矿山机械;2006年04期 |
3 |
李学迁;傅春;;基于粗糙集的项目后评价方法探究[J];基建优化;2007年02期 |
4 |
鲁泳;廖文和;;一种基于信息熵的供应商优选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6期 |
5 |
李斯征;郝亮亮;于小北;霍达;;建筑工程项目评标灰色决策的信息熵法[J];建筑经济;2007年S2期 |
6 |
姜毅;乐庆玲;;基于信息熵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9期 |
7 |
李玉芬;马宏忠;鞠平;;诊断精度对变压器故障可诊断性的影响[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2期 |
8 |
王德群;靳树昌;罗辉;毕跃全;;信息熵与物元理论在某新型火炮技术阵地优选中的应用[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3期 |
9 |
周文洁;;基于未确知集合理论的搜索引擎性能评价模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0 |
陈西蕊;张蓉珍;;历史文化名城土地利用结构熵值时序分析——以韩城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
11 |
张仪;李昌;陈迎春;;基于信息熵的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
12 |
孙洪元,刘克嘉;范数与信息熵在应激内分泌系统中的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1期 |
13 |
宋保维,梁彦;机械系统可靠性评定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年02期 |
14 |
米东,靳英卫,徐章遂,王云峰;基于信息神经网络的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张彩香,赵新泽,程天,高虹亮;乳化切削液配方方案优选的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模型[J];润滑与密封;2005年04期 |
16 |
忽海娜,程明;基于包过滤的DDoS防御系统[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7 |
仇威,莫琳波,王建国;模糊物元信息熵评价方法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8 |
张慧玲;王秋红;卢红卫;蔡炜华;;基于未确知理论的双方共同延误工期索赔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
19 |
苗艳姝;段常贵;;基于信息熵的燃气年负荷多模型组合预测[J];煤气与热力;2006年12期 |
20 |
鲁泳;廖文和;;基于信息熵的零件供应商选择与评价[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