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质量控制与数据分发
【摘要】:目前的网格环境中,数据文件传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文件的可获取性及可控制共享性,还没有考虑传输过程中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的问题。
“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质量控制与数据分发”研究目的是实现面向网格的带有质量描述的数据文件传输,按照应用的实时性要求提供数据资源的透明容错访问,并研究网格中数据分发的行为规律及算法。
针对网格环境的多变性和以服务为中心的特征,在数据传输的研究中,本课题提出了数据的发布和汇聚两阶段式数据处理方式。为解决网格范围的命名冲突问题,提出了版本定位、名域定位的概念;为提供容错支持,基于严格一致多副本索引机制,实现数据文件的并行分片传输;为了增强对实际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质量参数基于统计的动态调整策略。研究过程中还提出了网格范围的数据分发的概念、探讨了其分发算法,并对分发过程的应用场景之一——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消息日志系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本课题已经实现了模型系统,该系统吸收了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实现了客户端扩展、索引服务、节点功能代理服务和文件服务。这四个模块在索引体系的指导和带宽控制体系的监督下,相互配合完成数据从分发到汇聚及质量参数调整的全过程。客户端扩展的数据传输管理为系统的应用带来相当的灵活性。数据的并行分片传输不仅提高了传输性能,也具有一定的传输容错性能。
“数据传输质量控制” 的研究及其实现系统也是国内较早把目光着眼于软实时的网格文件传输控制并付诸实现系统。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的探索意义。
|
|
|
|
1 |
杨超;吴玲达;;基于视点质量驱动的网格动态简化算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
2 |
王振亚;卢笙;叶友达;张涵信;;非结构网格分区技术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3 |
刘锡良;;国内外空间结构节点综述[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4 |
李珍香;;谈网格计算技术[A];第11届全国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5 |
李浪波;傅彦;刘红;;基于范例推理的网格和密度聚类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
6 |
任彦;方程;陈洪辉;罗雪山;;一种基于智能主体的网格体系结构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
7 |
王璐璐;张素伟;任颉;;网格调度算法[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郑铁然;李海洋;韩纪庆;;汉语语音检索中基于音节和词语言模型的索引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9 |
华卫国;;国内外主流网格圈的影像学分析[A];“经纬股份杯”2008’纺纱主机及关键器材、专件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10 |
孙刚;李栋;乔志德;李孝伟;;飞行器复杂外形流场模拟嵌套体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