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O/γ-Al_2O_3干法烟气脱硫研究
【摘要】:燃煤锅炉配置烟气脱硫装置仍是目前降低SO_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阶段各成熟的方法(干式或湿式的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吸收剂喷射法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从而影响到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开发能同时控制SO_2与NO_x污染的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尽管国外对CuO/γ-Al_2O_3脱硫脱硝研究工作已经较为成熟,但距其商业化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而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因此,对CuO 在脱硫脱硝过程中所发生的脱硫、脱硝、再生等一系列过程开展研究,定量、准确地描述这些过程,解决该项技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之能应用于生产实践,是国内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迫切需求。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烟气脱硫方法进行了概述,回顾了负载氧化铜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史,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主研究的思路和改善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
CuO/γ-Al_2O_3 的样品制备和脱硫反应,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本文选用多孔、高比表面积的γ-Al_2O_3 作为脱硫剂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CuO/γ-Al_2O_3 吸收/催化剂,在自建的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上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组分样品的脱硫活性,分析了载铜量、SO_2/O_2浓度、空间速度、反应温度等对脱硫活性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进行了脱硫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分析,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充分肯定了CuO/γ-Al_2O_3作为高效烟气脱硫剂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所得数据对进一步的流程开发和反应器设计有指导意义。
要降低CuO/γ-Al_2O_3干法烟气脱硫脱硝的成本,促进该工艺未来的商业化应用,样品的再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还原气体甲烷进行了吸收/催化剂的再生试验,确定出合适的再生条件,考察了再生循环对吸收/催化剂损耗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样品的再生过程。研究了吸收/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指出烧结和生成化合物是造成CuO/γ-Al_2O_3失活的主要原因。
金属氧化物本身的成本问题和脱硫反应对温度的较高要求是阻碍负载氧化铜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商品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考虑通过在脱硫剂中添加一定的助催化剂来改善上述问题是一个大胆的提议和创新的思路。通过助催化剂的添加,可以改善脱硫性能、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流程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本文选用了多种不同类别的助
|
|
|
|
1 |
王雁,张超,郑瑛,郑楚光;CuO/γ-Al_2O_3干法烟气脱硫[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
2 |
董芃,曹宏伟,别如山,于洪彬;无机添加剂对湿法脱硫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3 |
罗永刚,李大骥;超细TiO_2 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1年01期 |
4 |
顾峥;严达;施建伟;童钧耕;;工业锅炉烟气喷雾脱硫的试验研究[J];上海节能;2002年03期 |
5 |
王雁,张超,郑楚光;助剂对CuO/γ-Al_2O_3烟气脱硫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
6 |
于静梅;陈永辉;高文龙;王鹏飞;;喷嘴结构对流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矿机械;2009年04期 |
7 |
仲兆平,兰计香,金保升,陈尚兵;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01年05期 |
8 |
张小广;陈凡植;武秀文;;SO_2在烟炱上的吸附平衡试验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
9 |
祝捷;锅炉尾部喷水脱硫效果的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1992年02期 |
10 |
武晓莉,常爱玲,胡满银,杨官平;印染废水和烟气脱硫联合治理的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0年07期 |
11 |
武晓莉,王淑勤,朱洪涛,胡志光;印染废水和烟气脱硫联合治理的试验研究[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年01期 |
12 |
陈迁乔,钟秦,邢鹏;应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再生脱硫废液工艺的研究[J];江苏化工;2005年05期 |
13 |
徐冰;陆钢;杨慧芬;;以废治废 脱除烧结烟气中SO_2的试验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
14 |
杨光;陈金生;;火电厂烟气脱硫新方法的试验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5 |
刘涛,金保升,李锋,范红梅;纳米级TiO_2多元催化剂对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试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年03期 |
16 |
陈彪;许超;赵琦;符岳全;;烟气脱硫废水排入渣水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J];浙江电力;2010年02期 |
17 |
吴建民;仲兆平;金保升;杨敏;;流态化吸收式废碱液烟气脱硫试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0年05期 |
18 |
展锦程;冉景煜;孙图星;;烟气脱硫吸收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
19 |
陈常蕊;孙国刚;谭华平;;动力波洗涤器脱硫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05期 |
20 |
王贞涛;罗惕乾;陈汇龙;李庆利;;荷电喷雾改善烟气脱硫效果的机理及试验[J];排灌机械;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