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

邓汉慧  
【摘要】:经过20 世纪80 年代激烈争论后,在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上,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已从企业理论研究领域逐步分化成两大对立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占据了当今企业理论主流地位,在我国学术界表现尤为突出,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已逐渐被西方企业界认识,讨论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是当今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以资源型企业为案例,试图探讨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及其所蕴含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意义。 在归纳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界定所进行的多种探索后,本文将核心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高专用性投资,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并承担了高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没有他们企业将无法生存与发展。在中国目前的企业运行背景下,核心利益相关者至少应包括企业核心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在对利益相关者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以资源型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专家评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借用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从权利性、重要性、合法性三个维度将我国资源型企业十类利益相关者分成核心利益相关者、预期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三大类。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股东、管理者、员工是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债权人和消费者是企业预期利益相关者。特殊团体、社区、供应商和分销商是企业潜在利益相关者。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内容和利益实现程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实现程度在统计意义上的排序, 所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配对样本T 检验,并以紫金矿业集团作为研究案例,对基层管理者利益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因子分析,其研究结论表明; 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实现程度都是复杂多样且存在差异。源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利益损失、核心利益相关者个体的有选择理性及其惰性区域、核心利益相关者行为个体博弈程度和劳动合同不完善,各种显性和隐性契约制约,在实现利益要求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个体与企业之间存在着X 效率与心理契约调整。 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之间存在冲突,而基于程序公正性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公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莉;王恩山;;分类表决让独立董事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2 吴先聪;刘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起源、机制和效应[J];软科学;2011年09期
3 何苦;邵鹏斐;;基于博弈论分析国有企业隧道效应[J];财会月刊;2011年23期
4 刘红军;;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部审计策略选择[J];齐鲁珠坛;2011年03期
5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J];科技智囊;2011年07期
6 周冰;;关于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中资企业又见“红灯”[J];世界博览;2011年15期
8 靳海涛;;创业企业失败的五大层面[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9 车玲洁;;基于委托代理博弈的报酬设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10 王鸿;朱宏泉;涂瑞;;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应计质量相关性的资产定价——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11 柏连阳;高亚超;杨亦民;;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绩效[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12 高贵富;高春兴;吴俊财;王智鹏;;公司管理费用的驱动因素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13 丁宗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J];科技广场;2011年05期
14 张国清;;多个终极大股东、产权组合与公司绩效[J];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15 徐志坚;李宗贵;杨碧云;;创业企业IPO市场溢价:对董事会构成、TMT股权分布和风险资本的检验[J];软科学;2011年09期
16 高静;张国武;袁丽梅;;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决策心理影响投资的模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17 张笑蕾;;浅析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关系研究[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马连福;曹春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雪玲;黄晓鹏;张白;;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艳峰;;技术手法·管理效能·制度建设——公司治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6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与出路[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毕丽君;;基于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8 陈锡良;;公司治理与财务运作——探讨做大做强做久企业之道[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9 伊志宏;李艳丽;江轩宇;;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来自股权激励宣告公司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谢获宝;刘波罗;;政治联系、掏空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新辉;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建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徐柔建;所有权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车汉澍;东亚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卢溢洪;独立董事职能整合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宋增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孙光焰;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杨在军;中国近代公司特许阶段公司治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曜光;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符寒峰;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与公司治理[D];长安大学;2003年
3 张永刚;公司融资与公司治理[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4 梁淑红;论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D];广西大学;2004年
5 郑剑星;大陆与香港的公司治理年报披露制度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余珊;敏捷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机制探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流江;公司治理对公司财务危机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8 赵艳彬;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艳姣;基于战略与信息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文猛;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会;交行上市 公司治理是否种瓜得瓜[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记者 浩民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 邢成;公司治理规范尚有期[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记者 田晓明;改善公司治理 秉持高度自律[N];国际金融报;2004年
4 李金泽 刘泽华;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公司治理完善[N];金融时报;2005年
5 欧阳文和;公司治理游走在精细与模糊之间[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冰洁;经科社适时推出《公司治理比较》[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尚元经 李莉(编辑);“公司治理”不是“治理公司”[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马璐瑶;公司治理立法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分配局;以董事会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巴西公司治理(一)[N];中国企业报;2008年
10 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和谐的公司治理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N];中国证券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