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阵列波导器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波导器件是光通信网络中的关键光电子器件。其性能优劣对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与之相关的波分复用器、光功率分支器、波长解复用光探测阵列模块等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新型阵列波导器件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了阵列波导光栅的工作原理,运用线性系统理论导出了器件传输的数学模型。提出了AWG 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32×0.8nm,中心波长为1.54851μm的阵列波导光栅的优化设计实例。
(2)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方法,在不增加计算时间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模拟的精度。介绍了以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为核心算法编制的AWG 模拟计算软件,对AWG 中的传输光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1×4、1×8 和1×32 AWG 的输出光场分布及光谱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
(3)提出了采用偏振相关理论以实现偏振不敏感阵列波导光栅的新方案,有效改善了器件的偏振相关损耗,奠定了研制新型偏振不敏感AWG 的理论基础。并且探讨了提高宽扁形波导与光纤耦合效率的方法。
(4)提出了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阵列波导光栅波导材料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在偏振相关性以及热稳定性等指标上都得到了改善。
(5)建立了基于直波导的新型阵列波导光栅的理论模型。详细介绍了新型AWG 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并且基于FD-BPM 方法对新型AWG 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采用设计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解复用效果。分析了自聚焦平板波导GISLAB 的工作性能,得出GISLAB 后焦面上的光场分布正比于物体的傅里叶变换的重要结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GISLAB 的工作特性。
(6)提出了一种精度比较高的光敏光纤光敏性的在线测量方法,测得的光纤折射率变化与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与H. Patrick 等人提出的吸收模型的变化规律一致,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实用价值。对光敏光纤的光敏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使光纤的光致折射率变化率达到1%,而且光纤横截面的折射率分布也比较均匀。这为基于光敏性的波导器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7)探讨了采用Interleaver 以实现1×32 100GHz 密集波分复用器的方法。理论
|
|
|
|
1 |
龚倩,林金桐,叶培大;基于AWG的OADM结构设计[J];光通信研究;2002年05期 |
2 |
万莉,王跃林;阵列波导光栅的最近研究进展[J];真空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
3 |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3期 |
4 |
雷红兵,欧海燕,王红杰,胡雄伟,杨沁清,王启明;平面阵列波导光栅及其在WDM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0年03期 |
5 |
郭爱煌,傅君眉;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波分复用器件[J];光子技术;2001年02期 |
6 |
戴道锌,周勤存,潘德荣,吕翔,何赛灵,何建军;用MMI实现的平顶型AWG的特性分析[J];光电工程;2003年05期 |
7 |
吴粤湘,刘德明,鲁平;新型AWG的数值模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
8 |
贾东方,刘俭辉,胡智勇,王肇颖,李世忱;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04年03期 |
9 |
李健,安俊明,王红杰,夏君磊,郜定山,胡雄伟;单侧耦合16通道100GHz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的研制[J];光学技术;2005年04期 |
10 |
郭福源;王明华;;阵列波导光栅解复用器光谱响应特性分析[J];光电工程;2006年10期 |
11 |
刘德明;阎嫦玲;鲁平;;自聚焦平板波导透镜及其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5期 |
12 |
吴薇;刘辛;陈婷;;三维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在AWG中的应用[J];光通信研究;2008年01期 |
13 |
秦政坤;马春生;;箱型光谱响应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的研制(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8年12期 |
14 |
戴道锌,周勤存,何赛灵,何建军;阵列波导光栅的简便模拟方法及应用[J];光子学报;2002年08期 |
15 |
郭文滨;孙东明;王国东;马春生;陈维友;马东阁;;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2期 |
16 |
许英朝;张国伟;鄂书林;张大明;邓文渊;唐晓辉;;降低AWG插入损耗和串扰设计新方法(英文)[J];光子学报;2007年02期 |
17 |
李柏阳,杨建义,江晓清,王明华;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的发展与应用[J];光通信研究;2000年03期 |
18 |
潘小龙,赵梓森;一种简化的基于BPM的AWG优化设计方法[J];半导体学报;2002年01期 |
19 |
李雪梅,邱怡申,郭福源,吕团孙;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焦场的数值分析[J];光子学报;2002年01期 |
20 |
万莉,吴亚明,王跃林;AWG插入损耗性能的分析和改善[J];光通信研究;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