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圆柱形夹杂对邻近裂纹三维应力场的影响
【摘要】:
本文利用三维力电耦合有限元研究了压电复合材料薄板中压电圆柱形夹杂与邻近宏观钝裂纹间的相互作用。首先,分析了不同外加力场和电场作用下,裂尖附近的压电圆柱形夹杂对裂尖三维应力场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当外加电场较小时,外加力载荷对裂纹附近应力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应力水平的改变上,而对于应力场分布情况影响不大;而在不同的外加电场作用下,压电体不仅能改变裂尖张开应力的大小,还能改变其分布。其次,还分析了不同的板厚情况下,裂尖附近的压电圆柱形夹杂对裂尖三维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只对绝对值足够大的电场作用下的裂尖应力场沿厚度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的夹杂形式(无压电的各向异性夹杂(NPCM)、各向同性材料(NPHM)和压电各向异性夹杂(PCM)),阐述了各种夹杂形式之间的异同。所得结果对进一步探讨线弹性介质中裂纹的启裂控制有参考价值。
|
|
|
|
1 |
姜稚清,刘金喜;含椭圆夹杂二维各向异性电磁弹性介质的耦合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年10期 |
2 |
杨新华;曾国伟;陈传尧;;含周期性分布导电夹杂压电陶瓷的力电损伤分析[J];机械强度;2008年05期 |
3 |
高存法,陈普会;含共线刚性线夹杂各向异性体的平面问题[J];应用力学学报;1999年03期 |
4 |
仲政;含柔性涂层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估计[J];固体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
5 |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考虑单侧接触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的边界元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6 |
丁皓江,王国庆,陈伟球;压电材料平面问题的基本解[J];中国科学E辑;1997年03期 |
7 |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夹杂物与平面波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边界元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
8 |
刘金喜,姜稚清,冯文杰;压电螺位错与椭圆夹杂的电弹相互作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年11期 |
9 |
孙忠;;商场中“人力能源”的利用[J];科学之友;2000年12期 |
10 |
杨新华,陈传尧,胡元太,王乘;压电切口张开角和深度对其尖端力电损伤场的影响[J];固体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
11 |
常莉红;李星;;压电材料中圆形夹杂界面开裂问题的反平面应变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2 |
常莉红;;螺旋位错与压电材料椭圆夹杂干涉问题的一般解[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3 |
杜善义,梁军,韩杰才;含刚性线夹杂及裂纹的各向异性压电材料耦合场分析[J];力学学报;1995年05期 |
14 |
候密山,高存法;压电材料反平面应变状态的任意形状夹杂问题[J];应用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
15 |
黄模佳,扶名福,H·布弗勒南昌大学(南区)工程力学研究所;弹塑性损伤问题的自洽分析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年12期 |
16 |
陈勇;宋迎东;高德平;范绪箕;;热、机械载荷作用下夹杂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6期 |
17 |
杨新华;董靓;陈传尧;胡元太;;根据损伤扩展力预测压电断裂载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卞雷祥;文玉梅;李平;程磊;刘盼刚;;GMM,PZT和弹性基板复合磁电耦合效应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
19 |
林玲;;基于ANSYS的压电陶瓷材料有限元仿真分析[J];科技资讯;2009年36期 |
20 |
常莉红;丁生虎;李星;;压电材料中双周期裂纹的反平面应变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