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欧盟经济一体化
【摘要】:
二战结束以来,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也是二战后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一体化的统一。从宏观层次上来看,某一地区内的各国政府是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甚至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各种阻碍贸易、资本、人员流动等活动的因素,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联系,推动该地区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从微观层次上来看,跨国公司通过自身在某一国际区域内的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贸易等各种行为,大大加深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从而促使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也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跨国公司影响经济一体化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并以欧盟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跨国公司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上的行为分析,阐明其市场行为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本文把跨国公司对欧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研究在政治层面上,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集团作为重要的利益集团组织如何对欧盟决策机构展开游说而对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直接产生影响;另一个是研究在经济层面上,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直接投资、内部贸易、跨国并购等一系列经济行为如何强化欧盟各国的经济联系,消除各国之间的经济障碍。
在当代西方社会,利益集团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政治力量。本文首先概况了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所拥有的独特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欧盟特殊的多层决策机制和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影响欧盟决策的博弈模型。最后通过对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典型代表――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的具体案例,充分说明了欧洲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欧盟一体化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二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战后对欧盟直接投资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两者均是欧洲各国的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文用福特公司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案例,证明跨国公司将价值链安排在欧盟内各国直接推动了欧盟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欧盟跨国公司在欧盟区域内的相互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还促使欧盟各国税收政策的协调和投资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展开。本文在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这两种贸易形式的本质和特性等后,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和统计联系。由于欧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用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来分析其对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和欧盟贸易一体化指标数据显示,战后欧盟地区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内部贸易份额和贸易密度指数也不断上升。此外,欧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还推动了欧盟层面贸易政策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
20世纪80年代后,欧盟内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而且大部分是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80年代以来欧盟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接着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欧盟竞争政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此外,通过对欧盟银行业的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发现跨国并购提高了市场集中度。通过对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合并案例的分析,证明欧盟跨国并购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成功的跨国并购还带来了企业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战略是其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技术标准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技术标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这一性质的确定,说明技术标准对欧盟和跨国公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欧洲移动通信GSM标准确立过程的案例分析,表明欧盟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在标准建立上的重要作用。由于技术标准具有公共属性,使其成为欧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欧盟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为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通过政治层面直接影响欧盟一体化的进程,通过经济层面,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公司内部贸易、跨国并购、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等多种行为,对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