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参数化和接触可视化方法研究

王小林  
【摘要】: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学科正在信息技术带动下焕发新的活力,各学科之间不断相互补充、交叉、渗透,从而使其理论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拓展。传统机械学在其研究对象、内容、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以使自身提高到与信息产业革命及其他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层次,其中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在国内外对准双曲面齿轮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继承中求发展、求创新的思想,从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入手,在几何参数计算方法、齿面参数化方法、齿面共轭接触点搜索策略、几何模型和接触模型的构造和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在格里森公司基于人工手算的几何参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原16个方程的几何参数计算方程组扩大为20个方程,公式计算的顺序按三层结构分别用于对三个几何参数做出精确计算,解决了格里森计算方法计算精度不足、参数最终计算结果与预设值相差较大的难题,提高了参数求解的精度和迭代过程的稳定性。 提出了以切齿参数、结构参数和归一化参数构造参数化齿面的方法,推导了三种参数之间的转换关系,统一了齿面位置点的定义,为几何模型和接触模型的构造和可视化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四次Hermite参数曲线插值原理,及其在齿根过渡曲线上的应用,在齿面参数化的基础上给出了参数化齿面、齿面点定位与齿面细化、端面轮廓曲线和整体齿轮等几何模型的构造和可视化方法;根据Hertz接触理论提出了三维齿面上瞬时接触椭圆的两种求解方法——投影法和椭圆函数法,对边界接触椭圆按照齿面边界进行了裁剪,将瞬时接触椭圆在三维齿面上真实地表达出来。为获得更加逼真的可视化效果,将瞬时接触椭圆区描述为多层结构,通过定义不同的颜色属性,使齿面瞬时接触椭圆与对滚机检测的实际齿面接触斑点相比更加真实,为理论接触仿真与实际接触斑点之间的数字化对比提供了很好的可视化平台。 在探讨了“失配”齿面共轭接触点计算方法中纯数学方法所具有的局限性后,提出了椭球面接触分析方法,以椭球面替代共轭曲面,以椭球面共轭接触点来逼近共轭曲面接触点的搜索策略,利用椭球面之间最大距离点的解析求解特性,可以快速、有效地求解接触数学模型,求解过程的稳定性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文雄,李文彬;齿面低温抗胶合法的试验[J];润滑与密封;1989年06期
2 易传云,王涛,王伏林;二维数字化齿面的展成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24期
3 臧权同;;连杆大端及其齿面的合理设计[J];内燃机学报;1985年02期
4 易传云,王涛,王伏林;三维数字化齿面的展成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5 唐进元;曹康;周超;李国顺;;小轮齿面误差与调整参数误差敏感性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9期
6 蔡香伟;方宗德;苏进展;;基于数控切齿的弧线齿面齿轮啮合特性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01期
7 王伏林,易传云,杨叔子,刘洪贵;二维数字化齿面加工误差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8 王伏林;易传云;胡仲勋;陈静;;一种二维数字化齿面加工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刘洪贵,易传云,王涛,王伏林;数字化齿面展成加工运动仿真研究[J];工具技术;2004年05期
10 汪中厚;李刚;久保爱三;;基于数字化真实齿面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5期
11 王伏林,易传云,王涛,杨叔子;数字化齿面加工误差评定基准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9期
12 吴训成,毛世民,高本河,吴序堂;准双曲面齿轮齿面主动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J];汽车工程;2001年01期
13 曹康;唐进元;李国顺;刘艳萍;;弧齿锥齿轮齿面误差的最少参数修正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4期
14 曾庆力;徐力;;鼓形齿轮滚切加工时产生的特殊齿面干涉[J];重型机械;1984年01期
15 伊藤优;张孝仁;;齿轮的三维齿面修正加工技术的现状[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3年01期
16 刘光磊;常凯;;弧齿锥齿轮高精度离散数值齿面啮合分析[J];航空发动机;2013年02期
17 王恩泽;;切制直廓环面蜗轮齿面波棱的机理与工艺控制[J];机械工艺师;1988年10期
18 董学朱;魏文军;;真实齿面的描述和相啮合齿面各点间隙的计算[J];机械传动;1992年04期
19 方宗德;曹雪梅;张金良;;航空弧齿锥齿轮齿面坐标测量的数据处理[J];航空学报;2007年02期
20 韩复杰;;关于中硬度调质齿轮负荷能力的研究—齿面加工给接触强度带来的影响[J];矿山机械;198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聂少武;基于完全共轭的摆线锥齿轮齿面失配设计及修正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小林;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参数化和接触可视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伏林;数字化齿面展成加工及误差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徐彦伟;弧齿锥齿轮铣齿机主动精度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光磊;孤齿锥齿轮传动动态接触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凌文锋;螺旋伞齿轮新加工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陈思雨;圆柱齿轮传动齿面形状与非线性特性关联规律分析及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大伟;基于齿面统一数学模型的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曹康;螺旋锥齿轮精确几何建模与齿面误差反调修正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邢彬;螺旋锥齿轮齿面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关键技术与测量数据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赵小波;汽车后桥弧齿锥齿轮齿面反求及动态性能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5 翟庆富;锥齿轮齿面反求与分析方法[D];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高杰;小模数弧齿锥齿轮粉末冶金成形齿面的设计与模具制作[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永骏;基于共轭包络理论的齿面加工模拟与仿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武斌;低速重载齿轮传动微观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及齿面抛光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赵国锐;新型精密蜗杆传动原理与蜗杆齿面切削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