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胡桃夹综合征与肾脏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何晓峰  
【摘要】: 第一部分: 胡桃夹综合征合并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血尿和/或蛋白尿患者中胡桃夹综合征与肾小球肾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9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血尿者17例,蛋白尿者4例,血尿合并蛋白尿者18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行肾静脉彩超检查。检查运动前后尿常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和形态,24小时尿蛋白和白蛋白定量,运动后尿补体C3、溶菌酶、视黄醇结合蛋白定量、蛋白电泳等。其中30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结果:39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运动前部分患者尿常规正常或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微量蛋白尿,运动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和/或蛋白尿,大部分患者较运动前加重。行肾穿刺活检的30例患者结果具有多样性,与尿检结果无关联性。全部观察对象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肾活检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合并肾小球肾炎。 结论:胡桃夹综合征可与肾小球肾炎并存。对临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已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还应注意是否合并隐匿性或早期、缓解期肾小球疾病,必要时应行肾穿刺活检,以免贻误病情。 第二部分: 大鼠左肾静脉狭窄致左肾淤血性损伤模型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左肾静脉不同程度狭窄所致左肾病变,为实验研究左肾静脉受压状态下肾组织淤血性损伤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左肾静脉狭窄1.0mm模型组、0.7mm模型组、0.5mm模型组。术后7周处死动物。尿标本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位相镜检,尿补体C3、溶菌酶、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圆盘电泳等检查。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匀浆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结果:各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增加幅度随狭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尿位相镜检血尿均为非肾小球性。尿圆盘电泳以低分子蛋白为主要区带,白蛋白所占比例随狭窄程度的增大而增加。病理学检查见0.7mm和0.5mm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增生,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0.5mm模型组病变程度较重。免疫荧光检查未见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各模型组大鼠左肾皮质MDA含量均显著增高,SOD活性均显著降低,变化幅度随狭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大鼠左肾静脉狭窄程度为0.7mm时,各项观察指标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最接近,而1.0mm和0.5mm时相对偏轻和偏重,0.7mm模型组可以作为大鼠左肾静脉狭窄致左肾淤血实验研究的合适模型。 第三部分: 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淤血性损伤的作用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损伤和氧化应激状况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7周组、模型12周组和手术治疗组。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治疗组第7周末解除狭窄,第12周末处死动物。尿标本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制备匀浆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肾皮质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模型7周组和模型12周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均较假手术组增加,左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左肾皮质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出现病理学损伤。其中模型12周组病变程度更重。手术治疗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TGF-β1与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 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TGF-β1与PAI-1表达水平上调。出现组织纤维化。病变随狭窄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手术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组织纤维化损伤。 第四部分: 丹参对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脏淤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丹参治疗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脏过氧化损伤和纤维化的效果,为临床药物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术后第7周末开始对丹参治疗组予以丹参灌胃治疗,手术治疗组同时解除狭窄。第12周末处死动物,尿标本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制备匀浆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肾皮质TGF-β 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较假手术组增加,左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出现病理学损伤。丹参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其中手术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脏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TGF-β1与PAI-1表达水平上调。出现组织纤维化。丹参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组织纤维化来保护肾脏。虽然其疗效不如手术治疗显著,但结合胡桃夹综合征病变的实际情况考虑,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善闻,沈周俊,王华,陈昭典,蔡松良;泛影葡胺逆行肾盂灌注治疗胡桃夹综合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8期
2 孙安华,陆恩祥;胡桃夹综合征诊断简化方程式的推导及其临床检验[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陈惠;李少坤;彭雪枝;;中西医结合治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4 陈越峰,李谊;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5 刘娟;吴凤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6 李晓荣;杨世春;;左肾静脉下移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3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7 宫小勇;郑伟;雷毅;;精索静脉髂外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8 孙冰,杨梅发,姜履德;胡桃夹综合征及中医药治疗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04年06期
9 杨志杰,李宇丹,王茜,刘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年人胡桃夹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10 高兴军;宋光义;郭时伟;王家林;王志英;郑晓娜;王春红;;肠系膜上动脉分型与胡桃夹综合征关系的MSCT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9期
11 吴芃;郑少斌;谭万龙;;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12 周海军;卢洪凯;刘鲁东;臧运江;高远;;左肾静脉-下腔静脉成形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3 贾亚男;朱海峰;何汇忱;秦军;;多排螺旋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5期
14 游节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21期
15 魏廷芹;;彩色多普勒在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16 徐建红,李俊来,林倩,唐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直立性蛋白尿患儿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17 刘学周;;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治疗[J];中原医刊;2006年09期
18 刘江涛;杨立;肖越勇;;胡桃夹综合征及其相关解剖的多层螺旋CT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年03期
19 杨艳;康福霞;;单纯阻断肾静脉左肾静脉下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02期
20 杜稳斌;曹廷虎;陈书尚;武旗;侯建国;;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8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军;崔林刚;徐全;朱海彬;徐培元;赵高贤;;胡桃夹综合征诊断(附28例分析)[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中期疗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其玲;治胡桃夹综合征有新法[N];健康报;2003年
2 陈锦屏;什么是胡桃夹综合征[N];健康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