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A-S模型的增值税逃税研究

罗光  
【摘要】: 逃税现象的存在,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制约国家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会加剧诚信纳税人和逃税者之间的税负不公,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因此偷逃税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税收工作者、政府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A-S模型研究逃税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我国税收体制的特点,重点讨论作为我国主体税种的增值税的逃税问题。 本文首先对我国增值税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归纳总结了影响我国增值税逃税的各种因素。然后借鉴国外的A-S经典逃税模型,建立了关于增值税逃税的比较静态模型。该模型在研究中对A-S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吻合我国的税收环境,具体包括引入了税务稽查水平因素;引入了税收遵从成本因素;将处罚依据由隐匿的申报额更换成逃税额。通过对所建立模型的研究,笔者发现其在分析一些增值税逃税特有的影响因素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根据我国增值税的制度特征以及征管模式,考虑企业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成本中可抵扣比率等因素对增值税逃税的影响,对所建立的比较静态模型加以推进,建立了针对增值税的比较静态逃税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推导了增值税逃税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得出理论研究结论:稽查水平是影响纳税人逃税决策的重要因素,考虑税收遵从成本、税率、处罚率、稽查概率等因素对逃税的作用时,都必须考察稽查水平因素;当纳税人认为自己面对的处罚水平较高时,提高稽查概率、处罚率、税务人员稽查水平可以抑制逃税行为;而当纳税人认为自己面对的处罚水平较低时,提高税率、税收遵从成本、企业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成本中可抵扣比率将刺激逃税。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些因素对增值税逃税的影响,本文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因素和增值税逃税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统计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推导结论。 为了将研究结果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本文结合税务机关公布的稽查统计数据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增值税逃税现象进行了现实性分析,讨论了我国增值税逃税规模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现实状况。根据对各影响因素的现实分析,本文中指出我国税务机关在防止增值税逃税时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论文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现实性分析的分析结果,论文提出了较全面的解决我国增值税逃税问题的基本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自强;;企业乐意接受这样的税务稽查[J];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10期
2 袁晖文;谈加强停关企业税务稽查力度[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7年04期
3 孙仁华,王莉娟;如何进行税务稽查后的账项调整[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读书[J];会计师;2006年11期
5 刘保军!新疆且末;税务稽查完毕应监督企业调账[J];财会月刊;1999年12期
6 秦之杰;税务稽查应把好五个“关口”[J];税务纵横;1997年04期
7 周有道;统一思想认识 加大法治力度 全面开创上海税务稽查工作新局面[J];上海财税;1996年10期
8 吴俊红;增值税定式稽查方法初探[J];税收征纳;1998年09期
9 林国镜;谈税务稽查定案中若干政策问题[J];税务;1994年06期
10 陈贻金,朱建威;企业平销返利会计处理分析及税务稽查[J];税收征纳;1998年03期
11 何福贵,郝志平;谈税务稽查对生产企业兼营免税产品计税有误处理意见[J];税务;2000年03期
12 范宝学;在税务稽查中应关注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J];辽宁财税;2001年07期
13 徐俊;;基于A-S的增值税逃税研究评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14 杨斌;关于加强税务稽查工作问题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1996年05期
15 张子信;关于提高税务稽查工作质量的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16 党如超;当前税务稽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税务;1997年12期
17 刘建伟,赵会丽;税务稽查中涉及企业重复偷税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税务;1998年02期
18 姜涛,李忠权;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税务;1998年06期
19 ;税务稽查收入的收缴和稽查专户的管理亟待加强[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20 尹昭明;;税务稽查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思想家;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忠索;刘树彬;梁庆华;;浅议煤炭企业纳税筹划[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甲斌;;矿产资源税费政策调整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3 胡海;宫玺;;矿区体制改革后税收问题研究[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海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地位比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税务总局:机动车辆税收将实行“一条龙”管理[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6 王泽国;;2006年度税收新政解读及企业税务风险控制[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慧思;;企业视同销售业务的所得税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归纳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姚文生;;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国民;;强化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的思考[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一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10 薛建兰;樊云慧;;城乡统筹商品税的法律探讨[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基于A-S模型的增值税逃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芳;逃税避税及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钟鸣明;偷逃税的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锐;税收不遵从的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叶慧;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张春林;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张世宗;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程序的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温智谋;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苏振东;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兴国;中国新型矿业税费金结构及计量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锋;我国税务稽查精细化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齐鑫鑫;识别偷税的税务稽查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彭福东;税务稽查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邓邵炜;税务稽查中的税收执法差异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洪云;税务稽查证据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龚艺;纳税评估指标探讨及运用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7 王菊梅;水泥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胜;双元控制主体企业现金交易增值税逃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薛晓英;基于Web的税务稽查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安志勇;数据仓库技术在税务稽查系统中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洪;大姚县税务稽查查前告知方便了纳税人[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田大勇(作者单位:平凉国税局稽查局);超市隐匿销售收入的税务稽查[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湘杰 通讯员 王志勇 龚春松;税务稽查新理念:100-1=0[N];湖南经济报;2003年
4 马旭杰;浅谈税务稽查审理[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5 淮安市淮阴地税局 龚玉龙季洪国;加强税务稽查工作的思考[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州地税局 谭立行;浅议税务稽查约谈[N];恩施日报;2010年
7 杨云华;税务稽查如何让纳税人满意[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刘绪东;规范税务稽查优化经济环境[N];湖南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张娟刘文武;7起涉税大案告破[N];常德日报;2008年
10 张贵峰;“最大规模税务稽查风暴”见证了什么[N];中国商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