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轩志东  
【摘要】: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目前,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不能够满足居民的健康需要;卫生服务物品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极大地影响着居民健康状况的不平等。这些问题,必须得立足于国家或者地区整体社会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现有的卫生经济学理论,属于微观范畴,不能够担当此重任。因此,有必要开发用于解决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公平问题的宏观理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创建宏观卫生经济学学科。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内容有八个方面,①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体系;②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探讨;③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则;④国际卫生经济制度比较研究;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实践;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⑦我国未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框架;⑧宏观卫生经济学发展前景展望。 研究技术路线是,①学习理论文献,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借用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等学科的理论,构建宏观卫生经济学理论框架。②查阅政府统计文献,按照理论研究开发的分析框架,验证有关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与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假说。③将理论规范分析与数据实证分析结合在一起,开发用于实践工作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框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理论研究部分应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践研究部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用逻辑的规范分析方法提出理论,用数据的实证分析方法验证理论。 四、研究结果 ①在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体系研究方面,阐述了系统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福利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公平理论,“人民健康优先”理念和人本主义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创建和发展宏观卫生经济学学科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理论在解决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公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对此进行了修正发展。 ②在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我们提出了劳动交易价值论、社会合作竞争理论,论述了社会合作竞争理论与罗尔斯主义公正理论的联系,阐明了这些理论构建宏观卫生经济学的作用。 ③在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论述了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则。 ④在国际卫生经济制度比较研究方面,我们选择美国与英国为样本,根据社会合作竞争理论规定的框架,进行了卫生经济制度比较研究。得出结论,英国卫生计划体制的效率和公平程度低,美国卫生市场体制的效率和公平程度高。以卫生计划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合作不能够达致卫生效率和公平;以卫生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合作能够达致卫生效率和公平。 ⑤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实践研究方面,调查发现,今天中国的卫生经济制度是卫生计划经济制度,还不是卫生市场经济制度,虽然整个卫生系统置身于正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之中;数据证明,我国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社会效率低下,社会公平程度低下。经过理论规范分析,我们认为,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居民健康公平性的道路上,应该选择卫生市场经济制度,而不应该实行卫生计划经济制度。 ⑥在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做了理论分析,卫生财政政策资助经济主体的顺序应该是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机构,医疗保障机构,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应该向国有医疗机构和其他非营利医疗机构征收税收;应该实行差别税率,以调节医疗服务物品结构和区域卫生事业发展速度,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我国现阶段应该制定有效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促进卫生总费用增长,合理调整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增进社会健康资本数量和质量,以此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⑦根据以上理论规范研究和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在社会合作竞争理论规定的范围内,我们设计了我国未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框架。 ⑧宏观卫生经济学发展前景展望。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五、研究创新 1.劳动交易价值论; 2.社会合作竞争理论; 3.社会公平决定社会效率、公平与效率统一于公正的理论论断; 4.衡量社会平等程度的平等系数X系数; 5.修正的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是最公平状态的结论; 6.卫生事业性质公域性理论。 六、研究不足之处: 1.规范研究结论还需要实践验证。 2.实证研究范围还需要扩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钦一;分子生物物理信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2 李迎春;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02期
3 殷婷婷;严谨;;护士职业倦怠理论与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年03期
4 王屹;关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5 田进文,石巧荣,徐向青;重新认识细胞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答王强同志的商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陈永辉,汪受传,赵霞;运脾法的理论与实践[J];天津中医药;2004年01期
7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6期
8 卢根生;潘进洪;;如何提高泌尿科大班课教学质量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年01期
9 闫风杰;邓悦;;糖尿病性心肌病从“毒损心络”辨治的理论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6年09期
10 孙革;;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1 张桂兰;杨秋海;陈岷;徐宝宏;;运用奥伦自理理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护理支持[J];中国疗养医学;2006年04期
12 李伟;;试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01期
13 苗双虎;毛兰芝;高建辉;赵红岗;白国强;张明正;;地方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12期
14 唐定书;杨晓华;;谈“肺主皮毛”理论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8年03期
15 毛婷婷;;“治未病”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09年04期
16 王赟华;艾军;李志刚;赵春江;;脾胃郁热理论浅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7 李念念;胡志;;社会资本理论与艾滋病防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04期
18 种道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述评[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9 付艾妮;朱书秀;;针刺之要 重在调神——对《内经》中“上守神”涵义的理解[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20 赵海燕;刘倩倩;;我国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论、现状以及实践原则[J];前沿;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庆;;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季娇;刘晓梅;;嫉妒心理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4 于靓;;考试焦虑的理论模型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周良墉;;环面蜗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6 蒋卫东;;知识管理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加林;曹晋芳;文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李勇;吕拉昌;;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于学馥;刘同有;;金川的充填机理与采矿理论[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熊冬连;薛家翠;;黄连木丰产栽培理论与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轩志东;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3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6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7 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8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欣;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董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波;“诚信烟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清华大学;2005年
2 黄立平;GS集团公司绩效考核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吕文涓;中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艳楣;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谢均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志强;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章炯凯;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