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小动物研究的μCT系统开发研制
【摘要】:
医学成像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和医学图像临床应用技术的基础。该论文是一套医学成像设备的研制。微型CT相对于普通医用CT设备,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低的辐射剂量以及更精确的重建算法。
该论文是以平板探测器为核心部件,搭建了一套适于活体小动物研究的微型CT系统。与大多数微型CT的区别是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该系统的光源和探测器是运动的,而样本保持静止。样本由一个水平位移台托着,固定在旋转中心。整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控制中心控制光源的开关,负责探测器的数据采集,并向电机驱动器发送控制指令,驱动光源和探测器围绕样本运动。重建算法用的是经典的锥形光束逆投影算法,即FDK算法。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重建样本,新创了一种确定点光源相对探测器平面的空间坐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拍摄同一个标准样本不同方位的投影图,根据立体几何基本定理建立方程,联立多个方程解多个未知数,其中三个未知数就是光源相对探测器的空间坐标。
为了解决CT拍摄过程中由于射线硬化效应带来的“杯状”伪迹,新创了一种简便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的误差不到常用的二阶多项式拟合法的1/3。该硬化效应校正法比经典的多项式拟合法更简便,更容易计算,相对误差更小,能够有效地消除重建时的“杯状”伪迹。
为了能够全自动提取地提取出样本的外轮廓,提出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投影图的分割以及逆投影相乘来实现。解决了直接在切片图里进行分割时,由于切片图模糊而难以自动处理的问题。从仿真和样本实验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有效的CT轮廓提取方法,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节约时间,还可以节省存储器的空间。
该系统放大倍率为2.2倍,空间分辨率达到了58微米,有效重建区域为一个直径和高度均为55毫米的圆柱体,旋转系统复位精度达到了0.005度,拍摄步进角为1.8度。用该系统对海螺和SD大鼠进行拍摄和重建,展示了CT在骨结构成像方面的优势。
|
|
|
|
1 |
张朋,张兆田;几种C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和比较[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1年04期 |
2 |
田丰,孙小平,邓福军,邵富群,王福利;声学法电站锅炉温度场重建算法的研究与比较[J];量子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
3 |
李建,吴志芳;最大后验概率重建算法在发射CT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2期 |
4 |
谭建荣;一个连通域的重建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1993年02期 |
5 |
罗军,何国庚,朱林生,黄素逸;最优松弛因子下有序迭代最大熵重建算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4期 |
6 |
赵波;陈至坤;;电容层析成像算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6年S1期 |
7 |
赵俊;;图象分块重建算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1年04期 |
8 |
赵波;陈至坤;;电容层析成像算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9 |
白净,祁文康;分层介质声阻抗图的重建算法[J];电子学报;1992年01期 |
10 |
刘扬,王思明;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去噪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5年02期 |
11 |
何元胜;何敏;李杰仁;;电磁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J];电气技术;2007年04期 |
12 |
万本庭;龚杏;;基于信赖域的微波重建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年13期 |
13 |
马晨欣;江桦;闫镔;;CT平行投影的快速重建算法研究与实现[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14 |
缪辉;王秋殷;赵会娟;王婷婷;高峰;;针对小动物的锥束CT重建的研究及验证[J];光子学报;2010年09期 |
15 |
高益庆;用全息干涉C-T技术重建三维折射率场[J];激光杂志;1997年06期 |
16 |
郝魁红,王化祥;一种新型层析成像重建算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7 |
孙小平;田丰;邵富群;谢植;;复杂温度场图像重建算法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霍修坤;程志友;;中间函数法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J];核技术;2006年03期 |
19 |
汪敏;胡小方;;基于SR-CT技术的残缺投影数据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年06期 |
20 |
宋旸;张斌;贺安之;;偏折层析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及误差分析[J];光学学报;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