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王锐  
【摘要】: 橡胶隔振器是一类应用极为广泛的工程隔振元件,但由于其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使得橡胶隔振器已难以满足工程应用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基于橡胶材料的本构理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建模和求解方法、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技术,对橡胶隔振器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展开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探索出准确、高效、实用的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 为了构建适用于隔振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首先研究了橡胶材料在静态下与应变率无关的超弹性本构关系,然后建立了与应变率相关的粘弹性本构方程,提出了将超弹性和粘弹性两部分相结合的粘超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广应变率下两种橡胶材料动态响应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证实了该本构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隔振橡胶在实际工程应用环境下的动态力学行为。 针对现有的橡胶隔振系统建模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将有限元建模和试验建模优势互补的橡胶隔振系统建模方法。在有限元建模部分,通过粘超弹性有限元材料模型的二次开发以及对模型修正方法的改进,使得有限元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在试验建模部分,将推导的粘弹结构集中参数模型以及迹法模型进行参数扩展和统一表达,建立了既能合理描述橡胶隔振系统的迟滞非线性本质又能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充分依据模型特点和各参数的物理特性发展了参数分离辨识方法,可以提高辨识精度,减少试验次数,该数学模型和参数辨识方法同样可应用于橡胶隔振系统的物理试验建模方法中。通过两个建模实例验证了橡胶隔振系统数学模型和参数分离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针对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统计线性化方法和频响法、分段时域分析法等近似解析求解方法,对确定性振动激励、随机振动激励以及冲击激励时橡胶积极、消极隔振系统的响应求解进行了研究。定性分析了激励条件、物理参数对橡胶隔振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刚度和阻尼的匹配控制问题,研究成果为橡胶隔振系统兼顾隔振、缓冲双重要求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橡胶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建立了橡胶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进一步结合本文所提出的橡胶隔振系统建模方法,对橡胶隔振器常规设计方法中的系统建模、参数计算、结构修改等方面进行改进,探索出改良的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 最后依据改良的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研制出能够满足小尺寸、轻载荷、三向均衡隔振以及良好的缓冲性能等设计要求的橡胶隔振器,并通过两类橡胶隔振器的振动、冲击试验对本文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锐;李世其;宋少云;;橡胶隔振器系列化设计方法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4期
2 勾厚渝;;新型隔离元件在电子设备振动、冲击防护中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1988年04期
3 肖合林;小尺寸紧凑型橡胶隔振器的研究[J];现代机械;2004年01期
4 姜洪源,郝德刚,敖宏瑞;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系统建模与实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勇彪;林敏;唐子雷;;橡胶隔振器动刚度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6 姜文源;;立式水泵的隔振技术[J];给水排水;1993年10期
7 王利荣,吕振华,Hagiwara Ichiro;橡胶隔振器有限元建模技术及静态弹性特性分析[J];汽车工程;2002年06期
8 庞承强;杨鄂川;欧健;张勇;;橡胶隔振器弹性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5期
9 陈莲,周海亭;计算橡胶隔振器静态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5年03期
10 吴斌;张驰;骞永博;;某弹载结构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11 刘永明;蒋金夏;严济宽;沈荣瀛;王敏鸿;;DF_(11)型机车柴油机隔振系统改进[J];内燃机车;2007年02期
12 柯维;郑建华;;基于橡胶硬度的隔振器性能判定[J];船海工程;2008年04期
13 贺飞;杨建军;;系统工程过程中的综合设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4 邓飞;苏小莲;;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32期
15 阎文兵,樊文欣,樊江玲;柴油发动机台架振动烈度试验研究[J];内燃机;2003年04期
16 赵兵,朱石坚,翁雪涛,谭波;橡胶隔振器冲击刚度的试验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7 罗小辉;胡军华;朱玉泉;;水压柱塞泵隔振试验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年06期
18 吴恒亮;代会军;;橡胶隔振器设计开发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1期
19 丁家松;张欢;童宗鹏;张泉南;;船用橡胶隔振器寿命评估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12期
20 杨洋;邱斌;顾卫红;周宏伟;;逻辑分析仪触发设计及应用的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峰;李晓红;;绿色建筑的新型结构措施[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道堂;;新世纪中的计算机应用前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宋琪瑛;张志刚;刘矛;王成华;;变刚度垫层上单独基础工作机理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4 杨树明;史胜达;;独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方法[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朱家诚;韩江洪;;个性化产品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崔平正;;管件试压抱、推管器液压驱动系统设计分析[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黎海文;白越;贾宏光;于震雷;吴一辉;宣明;;基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速机床主轴单元的设计[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寇蕾;刘树林;;基于本质安全的Buck DC/DC变换器的设计考虑[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和兴锁;林胜勇;张亚锋;;月球探测器返回轨道的设计与仿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曾红斌;;数据仓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化方法[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罗立峰;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修筑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春沐;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黄李骥;腹板开洞工形截面拱的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胡仁茂;大空间建筑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潘孝勇;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王文涛;橡胶隔振器单轴疲劳特性试验与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周端;GALS系统互连及设计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强;我国办公室转换通风的设计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肖丽娜;平面被动槽型减摇水舱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薛小刚;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刘刚;纤维改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郑国栋;分布式多层数据库结构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罗华莹;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陈新动;双环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与样机的试制和实验[D];天津大学;2006年
8 许宏赟;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与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范维;现代医院建筑的生态文化设计理念及设计趋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王鑫;折叠臂式登高平台消防车总体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风;削簿十公分 每公里节约54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李禾;新型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节能又节地[N];科技日报;2007年
3 邢晓临 高静;精料混合料配方的设计方法[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钢结构的火灾耐火性[N];建筑时报;2008年
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任金东;乘客座椅坐姿舒适性评判方法及设计方法[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王立群;印刷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及制度设计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6年
7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王雄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划的主客体设计方法(下)[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沈阳 王宝亮;无源电子分频器的设计方法[N];电子报;2003年
9 陈先勇;海纳百川建IP模块[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赫丽萍;BIM——精确协作的可靠伙伴[N];中华建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