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城市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

康秀梅  
【摘要】: 我国的城市电视台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84年起城市办电视台掀起高潮。城市电视台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我国电视产业和传媒政策的多项变革,加上激烈的竞争环境,城市电视台发展阻碍重重。在“新闻立台”的推动下,各城市电视台纷纷开办了自己的新闻节目。长期以来,城市台的新闻节目盲目学习中央台,没有自身特点,也没有竞争力。 21世纪初,城市电视新闻开始向本土化发展。本土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发展,为我国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课题。 本文在对本土化这一概念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电视新闻走本土化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和理论依据,随之,通过对青岛电视台《今日60分》本土化运作实践的解析,从栏目定位、运作机制、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电视新闻节目的本土化运作过程。 城市电视新闻本土化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本土化新闻栏目。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存在新闻琐碎、流俗、滥用方言以及选材过分局限于本地等现象,影响了城市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给出了城市电视新闻本土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注重本土文化意蕴,提升新闻品质;建立城市新闻联盟,加强区域合作;立足本地受众多样需求,增强新闻栏目的社会服务功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璐;;跨文化影视传播与本土文化唤醒[J];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05期
2 吴天明;;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在天气预报节目包装中的运用[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9年03期
3 吴天明;;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在天气预报节目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S1期
4 金辉;;近年来中华本土文化论著出版概观[J];中国出版;1991年Z1期
5 杨翔;;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历史背景[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3期
6 朱莉韵;;地方文献、多样性文明与和谐世界——论全球文化变革中地方文献的价值[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05期
7 高源;;“土”与“俗”——论城市电台的生存之本[J];声屏世界;2010年04期
8 彭宏;《卧虎藏龙》的荣耀与尴尬[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吴立新;现代星空里的本土文化精神——兼谈河南卫视部分栏目的风格探索[J];东方艺术;2005年06期
10 李博;;1000年中西绘画粗略史 人皮书[J];数码摄影;2007年01期
11 向家祥;;现代理念下的书籍装帧设计[J];科技传播;2010年06期
12 徐梅,张志军;跨国传播:本土文化的破坏者?[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年02期
13 朱永祥;;城市电视新闻去向何方[J];新闻实践;2006年06期
14 王培培;;本土化回归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台湾新锐电影”的文化解读[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
15 高成竞;试评城市电视新闻之变迁[J];视听界;2004年01期
16 丁晓英,李大军;办好城市电视新闻节目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视听;2005年04期
17 李沫;对城市电视台新闻变革突围策略的思考[J];声屏世界;2004年12期
18 陈广平,陈鸿;守望本土文化——《老乡话东北》创作谈[J];当代电视;2003年09期
19 王荔;;论我国城市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0 吴煜;城市电视新闻的发展特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式宪;;东方镜像的苏醒:独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扬——论亚洲“新电影”的文化启示性[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2 王德章;;从本土化到国际化——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A];“西部开发”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晓琴;;山西转型发展之我见[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宏杰;陈振羽;;从“城市盆景”现象探讨根植于本土的城市设计方法[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柳东宏;;引得源头活水来——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戚海峰;;基于本土文化的中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涤;;关于中国老年学发展本土化问题的几点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温佳;汤强;;论天气短信与电视天气节目的策划可比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王丹;谷人旭;;上海舞台文化地域特征及影响力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周冰;;挖掘本土资源 丰富区角内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田义贵;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D];四川大学;2006年
3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6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霓;观念与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秀梅;论城市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宋晨宇;我国城市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向文剑;陇东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和实践尝试[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盛容;论本土文化在德语跨文化学习中的角色[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吴丹;耐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殿福;皋兰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和实践尝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建军;《如皋人家》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焕;手机设计中的本土文化表达[D];江南大学;2008年
9 彭金花;《溧水人家》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松燕;大学外语文化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同步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华北;本土文化的传承者[N];上饶日报;2006年
2 许元强;从军人到民间“文化大使”[N];无锡日报;2008年
3 新华社记者 厉正宏 潘 清;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同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5 张宏宏;汉文化与本土文化互动发展中的大理女性[N];大理日报(汉);2011年
6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许昌推介特色商标保护本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张立伟;文化安全需要深化市场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本报记者 牛建宏;前卫建筑应从本土文化中产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杨玲实习生 罗新云;用本土文化守望舞台[N];南宁日报;2008年
10 王文元;晋商影响了甘肃本土文化[N];西部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