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强稀土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和强化机理研究
【摘要】:
论文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合XRD、TEM、SEM、EDS的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和热处理工艺对Mg-5%Zn-1%Y-0.6%Zr-0.8%(Ce/Nd)和Mg-15%Gd-3%Y两种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阐明了上述镁合金材料的合金成分-组织结构-变形行为-性能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
提出了稀土元素细化镁合金铸造组织的主要机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加入,使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度增大。加入适量稀土元素使铸锭在同等凝固条件下结晶时粗大的柱状晶完全转变成细小的等轴晶,晶粒细化效果明显。
研究发现,Mg-5%Zn-1%Y-0.6%Zr-0.8%(Ce/Nd)体系的主要热处理强化机制应是细晶和时效强化。其中,时效析出强化作用比较明显,合金中除了MgZn_2为已知强化相,Mg-Y-Zn-Zr准晶也是可能的强化相。
研究结果表明,Mg-15%Gd-3%Y体系的主要强化机制是时效析出强化,另外,变形强化、动态再结晶和孪晶也对性能有一定贡献。研究发现该合金体系的主要时效析出强化相为Mg_5(Gd , Y ), Mg_3Gd , Mg_(24)Y_5的亚稳析出物β''和β', MgGd_3也可能存在强化贡献。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为: SSSS→β'' ( DO_(19))→β'( cbco )→β( fcc)。时效初期、峰值时效、过时效各个阶段,合金中对应的主导析出相分别为:β''、β'、β,证实了β''和β'较之平衡相β对合金的硬度和力学性能贡献更大,是合金体系的主要强化相。
|
|
|
|
1 |
赵志远;铸造稀土镁合金在我国航空工业中的应用[J];材料工程;1993年07期 |
2 |
李汉梁;;稀土镁合金中镁的快速分析[J];分析化学;1978年01期 |
3 |
凌树荣;;偶氮氯膦1光度法检测稀土镁合金中无效镁[J];现代铸铁;1987年01期 |
4 |
龙如成,孟平,甘培新;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稀土镁合金中稀土总量[J];冶金分析;2004年01期 |
5 |
;吉林临江镁业集团车用稀土镁合金项目破土动工[J];稀土信息;2008年05期 |
6 |
杨斌;稀土镁合金的孕育作用[J];现代铸铁;1989年01期 |
7 |
李蔚;;中科院与一汽联手用高技术改造稀土镁合金产业[J];功能材料信息;2004年03期 |
8 |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取得系列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1期 |
9 |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J];稀土信息;2010年02期 |
10 |
孙宇红,李建华,贾建平;稀土镁合金中稀土总量的测定——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稀土总量[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1 |
王成辉;;抓住机遇,发展LPC稀土镁合金高技术压铸产品[J];四川稀土;2005年03期 |
12 |
邓永和;;稀土镁合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稀土;2009年01期 |
13 |
秦紫瑞,聂立文;高铬铸铁采用稀土镁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效果[J];石油机械;1998年08期 |
14 |
夏长清,武文花,吴安如,王银娜;Mg-Nd-Zn-Zr稀土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11期 |
15 |
谢丽英;;汽车用稀土镁合金应用前景广阔[J];稀土信息;2008年09期 |
16 |
王小强;李全安;张兴渊;;我国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J];上海有色金属;2007年02期 |
17 |
赵惠;李平仓;黄张洪;王虎年;;耐热镁合金综述[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0年04期 |
18 |
王迪瓒
,刘定国;稀土镁合金MB25的研制[J];洪都科技;1985年01期 |
19 |
余强国;翁国庆;;稀土镁合金的发展、应用及开发[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6年03期 |
20 |
王小强;李全安;张兴渊;;国内耐热铸造镁合金的研究进展[J];轻金属;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