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氯化镉与纳米二氧化钛、EDTA的联合毒性评价及典型地区土壤镉污染健康风险分析

夏彬  
【摘要】: 1993年重金属镉(Cadmium)就被国际抗癌联盟(IARC)定为IA级致癌物,即为人体的确定致癌毒物。镉可以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镉还具有生殖细胞突变和发育效应,动物实验表明,镉对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镉具有一系列器官组织效应包括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肾脏损害、骨骼损害、神经系统的损害、心血管损害和其他系统损害。其中,肾脏是镉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损害部位是近曲小管。另外,镉最严重的健康效应是对骨的影响。世界著名的日本富山县痛痛病,其主要特征就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相对较稀少,在环境中的浓度低。地壳、岩石、水体中都含有镉,食物中含镉量受自然环境影响。地壳中平均镉浓度为0.1×10-4 mg/kg,在冰川中平均含量为5×10-8 mg/kg,在海相有机质颗粒中的平均含量为4.5×10-6 mg/kg。自然界中的镉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矿共生,所以在这些金属的精练过程中都可以排出大量的镉。一般锌矿含镉为0.1~0.5%,有时高达2~5%。来自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已有几个典型的环境镉污染区,如江西大余、浙江温州等。这些地区环境镉污染是由于矿资源的私挖乱采,或者是由于含镉污水的无组织排放。镉对人体具有不良健康影响,并且污染严重,所以对镉的健康危害的研究十分必要。 第一部分CdCl_2和nano-TiO_2联合作用、CdCl_2和EDTA联合作用对HEK293t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本部分主要研究氯化镉(CdCl_2)和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联合作用,氯化镉(CdCl_2)和(EDTA)联合作用对人胚肾HEK293t细胞氧化损伤作用。运用毒性单位法进行浓度设计,通过MTT试验确定三种物质的半数致死浓度,将半数致死浓度命名为一个毒性单位(TU, Toxic Unit)。每组混合毒物有三个浓度(0.75TU、1TU、1.25TU),将不同毒性单位(0TU、0.25TU、0.5TU、0.75TU、1TU、1.25TU)的CdCl_2和nano-TiO_2混合,CdCl_2和EDTA混合,使得作用浓度分别为0.75TU、1TU、1.25TU。运用RT-PCR技术观察HO-1和OGG1基因的表达,检测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ROS浓度,综合评价CdCl_2和nano-TiO_2联合作用,CdCl_2和EDTA联合作用对人胚肾HEK293t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结果显示nano-TiO_2对CdCl_2的氧化损伤具有协同作用,EDTA对CdCl_2的氧化损伤具有拮抗作用。各个氧化损伤指标的敏感性不同,浓度的高低,两物质间的比例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不同,其中以ROS含量最为敏感,推荐其为氧化损伤指示指标。但是CdCl_2的氧化损伤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nano-TiO_2对CdCl_2的协同机制以及EDTA对CdCl_2的拮抗机制更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我国某地区土壤镉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1个灌区遭受镉污染的农田有12000平方公里,沈阳张士灌区一闸严重污染区土壤的含镉量甚至达5~7 mg/kg,米中含镉也达0.1~0.2 mg/kg。由于环境中的镉不能被生物降解,镉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含量逐年增加,继而在一些植物或动物体内蓄积(如镉污染区的大米、贝壳类海鲜、动物肝肾脏等),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 本次调查选择某镉典型污染地区中离污染源2公里、4公里处的A、B村,A、B村合并为污染区。无污染对照点设在正南方向距污染源约30公里的C村。三个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同。采集当地土壤、农作物、饮用水样品以及人群血液样品、尿液样品,检测环境样本、人体样本的镉含量以及人体镉作用靶器官效应指标含量。获得镉的生态影响及人群健康危害的基础性数据,进行健康危害风险分析,为镉的环境管理、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内存在镉的健康风险,对居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水、大气中的镉均可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土壤,土壤是镉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虽然近年来对污染区已经采取治理措施,其土壤中的镉含量依然超过国家标准,说明土壤镉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性,所以难以治理。污染区的大米、蔬菜等农作物通过食物链生物富集镉,其镉含量也严重超标。人群食入这些含镉的食物体内镉负荷增加,肾脏损伤率增加,提示土壤镉污染已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另外,对照区土壤、大米、蔬菜中镉的含量也超过国家标准值,提示对照区可能存在未知污染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尤汉虎;肖兵;张艳萍;林仰锋;;佛山某区饮用水三卤甲烷健康风险评价[J];当代医学;2011年23期
2 许欣;;某化工厂镉污染事件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年04期
3 梁庆香;;柳州市自来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4 田华;马永红;张建江;张华;薛亚龙;;部队饮用水中金属污染物潜在健康风险的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4期
5 于云江;张颖;车飞;孙朋;蔡煜;向明灯;王琼;;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5期
6 王岙;白梅;张冠英;蒋素;;2001年-2008年吉林省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8期
7 姜杰;张慧敏;林凯;黎雪慧;丘红梅;申治国;;深圳市水产品中铅镉汞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J];卫生研究;2011年04期
8 杨菲;白卢皙;梁春穗;王桂安;黄琼;闻剑;胡曙光;李海;梁旭霞;王立斌;戴昌芳;张永慧;杨杏芬;;2009年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其制品镉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年04期
9 刘智勇;宋新;杨丽;;2010年鹤壁市食品中铅、镉、铝污染监测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10 尤汉虎;庞智锋;梁雅慧;林仰锋;;佛山市某城区饮用水重金属健康危害风险初步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11 苏光路;;悄然袭来的重金属污染[J];科学养生;2011年07期
12 曾小峰;;北海市海产品重金属污染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13 张倩;刘茂;黄德寅;;苯暴露的致癌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4 黄德寅;张倩;刘茂;;苯作业职业暴露评估与致癌风险模拟[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5 路子显;;粮食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浩;王卉;谢敏豪;;运动不足与导致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孟庆宝;赵三平;朱勇兵;李瑞雪;王永杰;;营区场地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与治理展望——以某部营区场地污染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镉污染概述[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清除镉污染的研究[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龚选波;王广才;;石油烃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6 郭敏;裴小强;沈学优;;杭州市新装修室内空气中苯的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许增光;仵彦卿;;地下水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简述[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王学锋;贾晓平;陈海刚;蔡文贵;马胜伟;王增焕;;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总汞含量变动趋势及其健康风险评价[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许川;舒为群;陈济安;罗财红;曹佳;;三峡库区水环境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瑾;关彩虹;鲁艳英;李文丹;成文连;;淋浴车洗消废水再生回用的健康风险评价初探[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锦洪;饮用水源地水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银环;城市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保冬;丛枝菌根减轻宿主植物锌、镉毒害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4 王金花;丁草胺—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子生态毒理效应与生物修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崇淼;水环境中肠道病原体的PCR检测方法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丽娜;上海市多介质环境中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瑶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强化超滤去除镉离子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刘占旗;镉性肾损伤的判定、检测技术及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申屠佳丽;蔬菜系统镉污染的土壤化学与生物学响应及蔬菜安全诊断[D];浙江大学;2008年
10 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龙;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2 陈锋;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3 罗庆;细河沿岸地下水中特征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D];沈阳大学;2011年
4 夏彬;氯化镉与纳米二氧化钛、EDTA的联合毒性评价及典型地区土壤镉污染健康风险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隋文斌;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与实例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6 吴思英;镉污染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7 潘燕伟;室内空气品质设计与预测及健康风险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管永波;沙颍河某段流域污染现况及健康风险评价[D];郑州大学;2012年
9 王翔;皖南山区茶园土壤—茶树系统重金属迁移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铭;水稻镉污染胁迫高光谱分析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宗;浏阳镉污染事件责任人受处罚[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彭立国 本报记者 夏晓柏;浏阳镉污染病理追踪:暴利之诱与监管之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浏阳环保局长因镉污染事件被停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黄兴华;浏阳镉污染:问责不应止于环保局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记者 黄兴华;浏阳镉污染事件反思[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永杰 叶子(实习);镉污染:监管不力的隐忧[N];北京科技报;2009年
7 黄兴华;浏阳镉污染:政府“卖力”为何群众不“买账”[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龙军;浏阳镉污染悲剧是如何酿成的[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云中;大米镉污染:警惕但无需恐慌[N];国际商报;2011年
10 记者 黄兴华;湖南浏阳镉污染主要原因已查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