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用于铁电存储器的Bi_(3.25)La_(0.75)Ti_3O_(12)薄膜生长与性能研究

李建军  
【摘要】:铁电存储器是一种具有快速读写操作、低功耗、抗辐射等优异特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掺La钛酸铋(BLT,Bi_(3.25)La_(0.75)Ti_3O_(12))铁电薄膜是用于铁电存储器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本论文研究了提高BLT系列铁电薄膜性能的优化工艺及薄膜生长的模拟。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O_2/SiO_2/p-Si(100)衬底上制备了BLT铁电薄膜。研究了退火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退火温度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铁电性能有强烈的影响。同时,温度和气氛对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存在着竞争关系,综合考虑,750℃下氧气含量为20%的氮氧混合气氛退火的薄膜具有最佳的铁电性能。退火氧气压对薄膜的晶化度、微观形貌、铁电性能都有影响,10~(-1) atm氧气压下退火的薄膜具有α轴择优取向和良好的铁电性能。 对BLT薄膜进行B位V~(5+)掺杂改性研究。分别制备了Bi_4Ti_3O_(12)(BIT)、BLT、Bi_(3.99)Ti_(2.97)V_(0.03)O_(12)(BTV)和Bi_(3.24)La_(0.75)Ti_(2.97)V_(0.03)O_(12)(BLTV)薄膜。BLTV薄膜表现出随机取向,并由倾斜于薄膜表面的柱状晶粒构成。同时,拉曼光谱表明,A位的La掺杂对B位的Ti有一定的影响,V的掺杂对TiO_6(或VO_6)八面体的对称性有所降低,并增强了Ti-O键(或V-O键)的杂化。此外,V掺杂能起到电荷中和的作用,从而抑制和减少氧空位的产生。对比BLT薄膜,BLTV薄膜在V掺杂的作用下提高了铁电性能、抗疲劳特性并改善了漏电流特性。 为确定最佳V掺杂量,制备了不同V掺杂量的Bi_(3.25-x/3)La_(0.75)Ti_(3-x)V_xO_(12)(x:0~8%)薄膜。随着V掺杂量的增加,薄膜的剩余极化和抗疲劳特性都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V掺杂量为3%时,BLTVx薄膜获得最大的剩余极化值(25.4μc/cm~2)和最好的抗疲劳性能(经10~(10)极化翻转后,剩余极化保持为初始值的90%)。当V掺杂量达到5%时,这种性能的提高达到饱和。而当V掺杂量达到8%时,BLTVx薄膜将出现较大的晶格畸变,且过量的V将产生电荷缺陷,因此过量的V掺杂又将降低薄膜的铁电性能。 在研究V掺杂提高BLT薄膜性能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晶化温度,采用紫外光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BLTV铁电薄膜。紫外光辐照促进了凝胶薄膜中相关C、H、O有机成分的分解,有利于薄膜在后期退火处理过程中的晶化。经紫外光辐照的BLTV薄膜样品在650℃退火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铁电性能(2P_r为38.7μc/cm~2,2E_c为202.4kV/cm)。 以形核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加,同时形核势垒增加,形核主要由界面形核决定,并从实验中观测到800℃晶化得到的BLT薄膜表现出与界面形核相对应的c轴取向的柱状晶粒。结合扩散限制簇团聚模型和反应限制聚集模型模拟了随着粒子数量增加对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粒子数量较少时,粒子聚集具有一定取向;随着粒子数量的增加,粒子聚集分布逐渐均匀。同时,通过设计相关实验得到了模型的验证,粒子数量较少的薄膜的晶粒分布有一定的取向,且晶粒尺寸较大,反映了粒子的集中聚集、长大;随着粒子数量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少并逐渐分布均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东岳;肖融融;周青;张光生;;镧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4期
2 董媛媛;翟菊叶;;商务智能——为ERP插上翅膀[J];科技资讯;2011年30期
3 张忠厚;孙宾;刘婷;陈龙;朱美芳;陈彦模;;紫外光辐照对聚苯硫醚/纳米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影响(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4 彭倩;周青;叶亚新;吕东岳;;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4期
5 罗曦芸;叶菲;吴来明;袁胜伟;张维冰;杜一平;;便携式拉曼光谱用于文物及文物保护材料光老化作用的快速评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9期
6 周青,黄晓华,黄纲业,张剑华,彭方晴,屠昆岗;La对Pb伤害大豆幼苗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7 李永良,马辉,高云,宋月清,康志君;稀土元素La在金属胎体金刚石复合材料中的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8 付秀彬;张红;杨建永;杨志勇;;企业组织形象中BI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9 刘冰;杨丽;周青;;稀土镧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5期
10 徐建中;S. Kaspari;侯书贵;康世昌;秦大河;任贾文;P. Mayewski;;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1800AD以来的火山活动记录[J];科学通报;2009年04期
11 汪泓;吴忠;;商业智能在社保系统中应用的实现框架[J];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12 刘贵昂,谢二庆,王天民;类金刚石薄膜的紫外辐照研究[J];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13 王敏炜,李凤仪,彭年才;合成碳纳米管的镍基催化剂中镧的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年04期
14 付博;张国权;赵璐冰;乔海军;徐庆君;申岩;许京军;孔勇发;孙军;陈绍林;;同成分掺镁铌酸锂晶体紫外光致吸收阈值效应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11期
15 熊双莲;熊治廷;陈玉成;;La和Cd相互作用对雪菜生长和元素累积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16 李杰;;新形式下的决策支持系统——B I[J];科技信息;2006年S4期
17 彭倩;周青;叶亚新;;La与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年01期
18 姜一平;贾晓鹏;马红安;宿太超;董楠;邓乐;;高压合成La填充型CoSb_3方钴矿热电材料及其电输运性能[J];高压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19 郑永成;;MOCVD生长ZnS薄膜中Na受主的鉴别及紫外光辐照的作用[J];液晶与显示;1990年06期
20 曾青,朱建国,谢祖彬,褚海燕,曹志洪;稀土元素La对油菜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临界浓度[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俊岭;阎实;;紫外光辐照交联电缆新技术的应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委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电缆分专委会交联电缆专题研讨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崔光磊;顾民;于尧;;氢气氛下紫外光辐照C_(60)的磁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永生;熊光楠;王振家;徐叙瑢;;紫外光辐照下BaFCl:Eu的电子转移过程[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4 于尧;顾民;张丽丽;;紫外光辐照铌酸锂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肖杰;郝光辉;汤锋;王海军;;病死率和半数致死烧伤面积(LA_(50))实例应用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杨光梅;周青;黄晓华;;稀土La(Ⅲ)对辣根细胞膜蛋白的影响[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段敬来;刘杰;宋银;姚会军;孙友梅;侯明东;莫丹;陈艳峰;;核径迹膜断面SEM样品制备[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铭;侯长民;胡滨;冯守华;;水热合成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_(0.70)Ca_(0.15)K_(0.15)MnO_3的宽频介电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姜冉;徐小平;纪顺俊;;Bi(Ⅲ)催化的水相中二茂铁醇类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洁冰;吴春华;谢二庆;许旻;李林;赵印中;;La_(1-x)Sr_xMnO_3空间热控薄膜的发射率-温度特性[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军;用于铁电存储器的Bi_(3.25)La_(0.75)Ti_3O_(12)薄膜生长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晓桦;La_(1-x)Ca_xMnO_3体系的交换偏置效应及铁磁团簇玻璃态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夏杰祥;离子液体中Bi系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程喜娥;含硅/聚氨酯丙烯酯的合成、光聚合行为及膜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黄杰华;汉藏宝鬘:护法大黑天(Mah(?)k(?)la)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徐火希;La-基高K栅介质Ge MOS器件制备及栅极直接隧穿电流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庄树新;钙钛矿型La(1-x)Ca_xCoO_3双效氧电极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兵;La_(0.7)Ba_(0.3)MnO_3薄膜的应变和气氛退火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炳森;Bi系氧化物薄膜的分子束外延法制备及微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丁俊峰;La_(1.6-x)Nd_(0.4)Sr_xCuO_4超导体的磁性和输运性质与条纹相的关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Bi_(3.15)Nd_(0.85)Ti_3O_(12)铁电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金翠;(100)-取向Bi_(3.15)Nd_(0.85)Ti_3O_(12)薄膜低温制备与压电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朱卫利;BiFeO_3/Bi_(3.25)La_(0.75)Ti_3O_(12)膜的介电弛豫行为及Ba(Zr_(0.15)Ti_(0.85))O_3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贾永锐;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大面积Bi_(3.15)Nd_(0.85)Ti_3O_(12)铁电薄膜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李玉斌;BiFeO_3/Bi_(3.25)La_(0.75)Ti_3O_(12)双层多铁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傅力;Bi_(3.6)Ho_(0.4)Ti_3O_(12)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及其铁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昊;Bi_(3.15)Nd_(0.85)Ti_3O_(12)铁电薄膜的电畴结构及其翻转[D];湘潭大学;2011年
8 朱奇;Bi_(3.15)Nd_(0.85)Ti_3O_(12)-CoFe_2O_4和DyMnO_3多铁性薄膜的制备和表征[D];南京大学;2011年
9 霍濯宇;铋层状Bi_(1.95)La_(1.05)TiNbO_9铁电陶瓷的光学与电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梓;不同温度退火下H_(1.77)[Sr_(0.8)Bi_(0.21)Ta_2O_7]纳米片的发光及Cu_2O修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avid Wu;部署企业级BI的三个层次[N];计算机世界;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玉征;济南钢铁BI实践[N];计算机世界;2011年
3 ;BI策动业务流程改进[N];网络世界;2010年
4 Teradata中国区专业服务总监 谢国忠;普遍化BI触摸一线员工[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5 VAR记者 彭敏;移动BI:方案商近水楼台显优势[N];电脑商报;2011年
6 ;过半数受调查企业认为IT设施不完善阻碍BI系统实施[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谭啸;BI帮你在危机中寻找商机[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于翔;“数据≠信息”:BI价值如何发掘?[N];网络世界;2009年
9 ;微软打赢BI战斗的秘密武器[N];网络世界;2008年
10 ;商业智能BI[N];人民邮电;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