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补偿型有源超导限流器的研究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逐渐增加,电网互联范围的逐步扩大,系统中短路电流呈不断增长趋势。一旦短路电流超过当前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断路器将无法有效地切除故障,这会严重威胁到电力设备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短路电流对电力设备的冲击,控制短路电流、限制过大短路电流的技术已成为一种迫切需求。目前研究的各种故障电流限制技术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限流器(SFCL)依靠自身独特的优越性,成为了限流技术领域中发展主线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压补偿型有源超导限流器,从理论分析、策略构架、仿真建模、性能比较、协调运行到动模样机的研制等方面对其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为促进该型SFCL在中高压系统等级的推广应用,给出了10kV级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的概念设计方案,并初步探讨了工程化问题。
论文第2章首先介绍了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的单相拓扑结构及运行原理,它由空心超导变压器和脉宽调制(PWM)变流器组成。超导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串联接入系统主回路,二次侧线圈与PWM变流器相联。当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PWM变流器控制变压器二次侧的注入电流,使其与系统电流满足一定关系,超导变压器一次侧的两端电压被补偿为零,限流器对系统无影响。当短路故障发生时,通过改变二次侧注入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实现调节限流器等效接入系统的限制阻抗,以达成限流目的。根据电流调节目标的不同,此有源SFCL有三种限流工作模式。利用MATLAB仿真和小型单相样机的短路试验研究,限流机理的正确性及空心超导变压器的实用性得到了有力证实。
论文第3章在单相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完整的三相组成结构,并解析了不同类型短路故障下其工作特性的差别。为实现三相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在各种短路工况下的限流性能,对于其组成结构中带分裂电容的三相四线制PWM变流器,设计了一种结合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基于仿真分析结果,肯定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关于空心超导变压器参数的变化对限流器性能的影响也做了相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增大变压器一次侧自感有利于加强限流能力;增加变比会导致初始补偿电流的上升;提高耦合系数有助于降低变流器的无功功率输出。
论文第4章以暂态稳定性、距离保护及电压跌落为研究目标,分析了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对电力系统原有设备及运行特性的影响。首先,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功角特性出发,研析了此有源SFCL的引入对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的作用,继而采用等面积法则,阐述了其对暂态稳定性的具体影响机理。依靠仿真分析平台,模拟了不同的限流模式、短路类型、故障切除时间下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可一定程度上消耗发电机的输出电磁功率,使得发电机转子的加速面积减少而增强系统暂态稳定性。接着,从修正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的角度着手,实现消除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对距离保护的影响。针对其各种模式下的限制阻抗,给出了测量阻抗的匹配修订公式,并以含有源SFCL的双端电源系统为分析对象,证明了修订公式的适用性。最后,就不同限流参数、故障点位置下的特性分析为例,研究了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对短路瞬间同步电机机端电压跌落的改善效果,从中得知有源SFCL的装设能够显著地抑制电压跌落,提高系统的动态电能质量。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完成了220V/30A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动模样机的研制。作者在该项研究工作中重点承担了系统分析、参数设计、动模试验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任务。论文第5章就该试验样机的总体结构、基本特性及试验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有源SFCL动模样机在系统发生三相短路后能有效地投入,自动地对故障电流加以约束,限流过程中没有过电压现象产生,且能对故障电流的稳态水平实施调控。
论文第6章选取国内实际的10kV配电网线路,将电压补偿型有源SFCL安装于其中一条常发生短路故障的馈线处,就其结构中的空心超导变压器及变流器设计了基本参数。出于促进10kV级有源SFCL工程化的考虑,简要讨论了超导装置交流损耗的影响、低温绝缘技术的选取及大容量变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应用,所得结论为将来的工程样机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
|
|
|
1 |
李慧;;高温超导限流器简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06期 |
2 |
李惠酒原;马春玲;王宏博;;一种新型超导限流器的研究[J];电气时代;2010年05期 |
3 |
肖立业,林良真;超导限流器──超导技术产业化的领头产品[J];科技导报;1999年07期 |
4 |
肖立业,林良真,赵彩宏;有源超导限流器[J];低温物理学报;2003年S1期 |
5 |
;国外科技信息[J];中国电力;1995年08期 |
6 |
浜岛
,高太郎
,郝琇;具有新功能的超导电力设备的开发[J];船电技术;1998年06期 |
7 |
张绪红,周有庆,朱青,吴桂清;磁屏蔽感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的仿真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3年01期 |
8 |
肖立业;王子凯;赵彩宏;张志丰;惠东;张京业;刘昕;张东;林良真;;基于超导磁体和电力电子的新型桥路超导限流器[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
9 |
李晓松;刘娟;;超导限流器挂网运行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J];云南电力技术;2008年04期 |
10 |
刘娟;李晓松;;超导限流器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J];云南电力技术;2009年03期 |
11 |
;高温超导技术突破电网安全瓶颈[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
12 |
张栋;刘东升;程从明;;超导限流器在电网中的应用[J];变压器;2011年06期 |
13 |
;高温超导技术突破电网安全瓶颈[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5年04期 |
14 |
夏毅;宋巍;赵波;赵淑珍;;新型限流技术在高压电网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1年05期 |
15 |
唐跃进,李敬东,潘垣;电力系统中超导装置的过电流失超保护[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6 |
赵建文;超导电力装置研究的进展[J];高压电器;2002年06期 |
17 |
王晓君;;超导限流器引入配电系统后的短路行为仿真[J];高压电器;2006年02期 |
18 |
夏毅;刘建明;;超导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暂态稳定的影响[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02期 |
19 |
刘春芳;;YBa_2Cu_3O_(7-δ)-Au超导膜的直流限流[J];稀有金属快报;2006年07期 |
20 |
叶莺;张志丰;赵彩宏;高强;孔令启;杜丁香;周春霞;周泽昕;肖立业;杨一峰;王海风;;高温超导限流器对暂态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和试验研究[J];科技导报;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