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丹亭;傅金祥;李微;;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去除COD和TP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1期 |
2 |
梁越敢;梁睿;;SBR法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3 |
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VFA作为衡量生物除磷指标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4 |
刘亚男,于水利,薛罡,赵方波,郭思远;聚磷菌PAO1-1的筛选及除磷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10期 |
5 |
涂保华,张洁,张雁秋;生物除磷及其新工艺[J];能源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
6 |
刘亚男,于水利,赵冰洁,郭思远,芮道强;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7 |
蒋山泉;翟俊;肖海文;郑泽根;;序批式生物膜(SB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1期 |
8 |
冯生华!300051天津营口道239号,刘延华!300051天津营口道239号;生物除磷糖控制(CHC)工艺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6期 |
9 |
吴代顺;刘黎明;吴元满;;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8年06期 |
10 |
徐亚同,史家梁,张大鹏;废水处理 第九篇 生物除磷(上)[J];上海化工;1998年21期 |
11 |
邱慎初;生物除磷系统中尚未明确的厌氧稳定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10期 |
12 |
荣宏伟,吕炳南,张子辉;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试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3 |
董姗燕;姚重华;;活性污泥生物除磷数学模型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5年04期 |
14 |
亓延敏;吕锡武;徐微;;污水除磷及回收技术[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
15 |
马菲菲;吴志超;周振;王荣生;吴海青;李震;麦穗海;;污泥回流比对厌氧/好氧工艺除磷效果影响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1期 |
16 |
周岳溪,钱易,顾夏声;生物除磷过程中乙酸盐厌氧代谢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03期 |
17 |
刘谨,高廷耀;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8 |
俞栋,谢有奎,方振东,杨娟;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19 |
张华星,陈银广,杨海真;增加污水中挥发性脂肪酸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年04期 |
20 |
王锐萍;孟冬丽;覃玉波;;黄腐酸对聚磷细菌聚磷能力的影响[J];腐植酸;2006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