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DIBK-TBP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动力学研究

吴明  
【摘要】:锆和铪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构建核反应堆的重要材料。锆和铪具有相似的外电子结构,因镧系收缩的影响,锆和铪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性质都极为相似。自然界中,锆和铪往往是共生的,几乎所有的锆中都含有1%~3%的铪。锆和铪具有不同的核性能,锆具有低的热中子吸收面积(仅有0.18±0.02b),锆合金包壳材料是有效防止核辐射和核泄漏的第一道屏障,而铪有较高的热中子吸收面积(150b),能有效吸收热核反应的热中子以控制核反应速度,在构建核反应堆时,要求原子级锆中铪的含量在0.01%以下。因此,实现锆和铪的有效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上2/3以上海绵锆的生产所使用的方法是甲基异丁酮-硫氰酸(MIBK-HSCN)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但该体系所使用的萃取剂MIBK水相溶解度高、损耗大,闪点低、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为了减少溶剂损耗和改善操作环境,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二甲基异丁酮(DIBK)与MIBK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萃取性能,而其水溶性小、闪点高、毒性低等优点,开发了二甲基异丁酮-磷酸三丁酯(DIBK-TBP)协同萃取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新工艺,但仅对其萃取机理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需要研究该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动力学,了解该体系对锆和铪萃取过程的动力学控制类型以及其表观活化能,为工业应用提供指导。 锆和铪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但这些方法的测试成本以及对仪器设备要求都较高。为降低检测成本和对检测仪器要求,以提高普通实验室测定锆和铪含量的可操作作性,开发出利用MIBK-HSCN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采用偶氮胂Ⅲ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锆和铪含量的方法。 对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锆和铪的显色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了三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0.1%(wt)偶氮胂Ⅲ显色剂的最佳显色体积为4.0mL,5%尿素保护剂的体积为4.0mL,在8.0mol/L硝酸溶液显色环境下,测得原料中锆和铪总量为98.81%,锆和铪的含量分别为97.34%和1.867%。对原料中锆和铪总量采用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进行验证,测得锆和铪总量为98.103%;对锆和铪含量采用TBP-HNO3-HCl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再用偶氮胂Ⅲ法分别测定锆和铪的含量来验证,分别为96.923%和1.863%;采用内标法在原料液中加入一定体积标准铪溶液,利用MIBK-HSCN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再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锆和铪的含量,结果表明,铪含量测定增加值与理论增加值间误差在-0.472%~3.414%之间,而锆含量测定值基本无变化。 采用恒界面池法进行动力学研究,依次考察了搅拌速度、界面积和温度对DIBK-TBP协同萃取体系萃取锆和铪初始萃取速率的影响,结合恒界面池和有机溶剂萃取金属的特点,发现DIBK-TBP协同萃取体系对锆铪的萃取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其中对铪的萃取过程为混合控制类型,对锆的萃取为相内反应控制类型;采用积分法,结合阿累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该体系萃取锆和铪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6.024kJ/mol、-43.106kJ/mol。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凡政,石影,李霞;铜(Ⅱ)、锌(Ⅱ)、镍(Ⅱ)、铁(Ⅲ)、铝(Ⅲ)萃取分离研究──聚乙二醇—硫酸铵—偶氮胂Ⅲ体系[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2 R.Keil ,殷晋尧;萃取分离后用偶氮胂Ⅲ选择性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钍[J];湿法冶金;1982年01期
3 叶世源;PMBP萃取分离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锌基稀土合金中镧和铈[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1年06期
4 黄明良;;有机溶剂萃取希土元素的概况[J];化学通报;1962年08期
5 吴永福;魏凤发;;铜阳极泥中硒的萃取分离容量法测定[J];分析化学;1974年06期
6 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用二正辛基亚砜从盐酸的溶液中萃取分离锆和铪[J];化学通报;1976年02期
7 姚美莲;P204萃取分离镍铬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9年02期
8 张维霖;朱永萍;宋焕云;;二正辛基硫醚萃取分离铂和钯[J];贵金属;1981年02期
9 李德谦,宋襄玉,王洪辉;磷酸对伯胺萃取分离稀土(Ⅲ)与铁(Ⅲ)的影响及铁(Ⅲ)的萃取机理[J];应用化学;1983年00期
10 杨淑钧 ,赵书林,刘一鸣;N·N-二烷基乙酰胺(A_(101))萃取分离、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J];矿冶工程;1983年02期
11 夏源贤,陶成英,吴智力;铀钍分离的实验室研究[J];核技术;1987年02期
12 张卫星;李涵;;三元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中有效分离系数的研究[J];应用化学;1988年03期
13 李世杰,邵莹;萃取分离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钙中铁镍铜锰[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9年01期
14 李生志;王春旭;马志玲;;海水中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测定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15 张清香;范秦萱;徐先宏;;铋试剂Ⅱ络合、氯仿萃取分离金的研究[J];湖南冶金;1993年03期
16 陈耀宗,吴炳乾;氯盐体系P_(507)萃取分离钴镍的研究[J];江西冶金;1996年03期
17 严纯华,廖春生,贾江涛,吴声,李标国;中钇富铕稀土矿萃取分离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比较[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3期
18 李全民,张志洁,耿新华,刘奇;氯化钠-碘化钾-丙醇体系萃取分离汞[J];应用化学;2001年03期
19 李全民,耿新华,张志洁;硫酸铵水杨基荧光酮-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钨[J];稀有金属;2001年02期
20 刘久苗,谈定生,江建军,周邦娜;用P507从硫酸镍溶液中萃取分离钙镁的研究[J];上海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盈;郑诗礼;王晓辉;张懿;;钾碱体系中碱铝高效萃取分离研究与应用[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正炎;古伟良;陈富珍;仇世源;肖宁;;从饱和氯化镁卤水萃取分离锂镁[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3 贾旭宏;李军;金央;周堃;罗建洪;王保明;;三辛胺萃取分离硝酸和磷酸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陈林;云芳;张桂罗;周小华;;从炼焦煤气脱硫废液中萃取分离硫氰酸根[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浩;窦军彦;刘正平;李宏宇;;疏水型室温离子液体用于放射性核素萃取分离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6 李志勇;裴渊超;刘丽;王键吉;赵扬;;离子液体双水相对氨基酸的萃取分离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朱慎林;朴香兰;沈刚;;表面活性剂双水相萃取分离氨基酸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8 邓凡政;裴林;朱陈银;;吐温80硫酸铵液-固体系中有机染料萃取分离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吴志强;;TBP——二甲苯萃取分离荧光法测定人体尿中的微量铀[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钟盛华;梁兵;;低钇混合稀土萃取分离新流程[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宏涛;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陈莉莉;新型萃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重金属萃取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刘杨;新型亲和反胶团系统及其蛋白质萃取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陈靖;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膦酸萃取分离镅与镧系元素[D];清华大学;1996年
5 徐婉珍;钛基晶须材料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熊健;化学—酶法合成(S)-α-氰基苄醇乙酸酯及其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喻正军;从镍转炉渣中回收钴镍铜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朱萍;溶剂萃取法从贵金属废料液中分离回收贵金属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9 张颖心;毛竹叶总黄酮的分离研究及基于循环经济的毛竹产业链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戴宁;[omim][PF_6]萃淋树脂吸附水相中萘的机制及[omim][PF_6]的生物降解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DIBK-TBP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动力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2 卢博;还原-络合体系萃取分离钨钼应用基础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3 徐娟;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MIBK萃取分离铌钽工艺的基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朱陈银;离子液体双水相中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及测定[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强;盐效萃取分离部分互溶恒沸有机水溶液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6 孙锡良;盐湖含锂卤水萃取锂及制备碳酸锂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范树娟;稀土元素与稀有金属镓铟的溶剂萃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红香;离子液体深度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曹玮;DMF+NH_4SCN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及液液平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彭波;离子液体在金属萃取分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项铮;我国中药萃取技术获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5年
2 ;中药萃取技术新突破,效率提高还省油[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刘燕玲;中药萃取技术跨出一大步[N];健康报;2005年
4 刘燕玲;中药萃取首创新技术[N];健康报;2007年
5 呼跃军;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揭晓[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臧耀红;从源头上治理“三废”[N];菏泽日报;2006年
7 王仰华王毅;我市昨日签约对接项目42项[N];闽西日报;2008年
8 柴晓刘胜三 李晋 高军;丽村生物:抢占科技制高点[N];淄博日报;2008年
9 胡左;稀土萃取新工艺半年增效1300多万元[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刘爽;油砂富了加拿大[N];中国石油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