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苏鲁造山带北部多期构造热事件的锆石年代学研究

王伟  
【摘要】:苏鲁造山带为三叠纪扬子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是大陆造山作用及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但是,有关苏鲁造山带核部的原岩组成、形成时代、形成的构造环境和构造归属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选择苏鲁造山带北部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相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苏鲁造山带北部由大面积分布的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少量产出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及未变质的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组成。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主要由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片岩、石英岩和辉石岩组成。上述岩石中含有透镜体产出的榴辉岩或退变质形成的榴闪岩。矿物组合和替代关系表明,这些岩石经历了早期的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以及碰撞后期的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作用。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在新元古代(-753Ma),经历了-230Ma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和221-208Ma的退变质作用,以及~176Ma的深熔作用。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片麻岩中获得了~2500Ma的早期变质年龄和~208Ma的角闪岩相变质年龄,在斜长角闪岩中获得了1896-1837Ma的变质年龄,在辉石岩中获得了~1895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1870Ma的变质年龄,在石英岩中获得了2.8-2.0Ga继承年龄,其主要峰值为2.80Ga,2.50Ga,2.30Ga,2.15Ga,并获得了~1.84Ga的变质年龄。这些定年结果显示苏鲁造山带北部共记录了三期岩浆热事件(~1900Ma,~740Ma,~176Ma)和四期变质事件(~2500Ma,1896-1837Ma,~230Ma,221-208Ma)。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现有的其它研究成果,我们得出如下认识:(1)苏鲁造山带核部的变质岩浆岩主要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岩浆岩,很可能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中。(2)苏鲁造山带核部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由太古代的片麻岩,古元古代的辉石岩、古元古代沉积岩组成,它们一起经历了古元古代的变质作用。(3)前寒武纪的变质岩系和新元古代形成的岩浆岩一起经历了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以及晚期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一起经历了早侏罗纪晚期的岩浆作用。(4)苏鲁造山带核部记录了与扬子板块相近的前寒武构造热历史,因此很可能是扬子板块在早中生代深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元生;王新社;沈其韩;吴春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形成时代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2007年02期
2 林玉石;袁道先;程海;张美良;杨琰;刘玉;覃嘉铭;李彬;;桂林水南洞1号石笋的沉积年代学研究[J];西北地质;2006年04期
3 章振根,成忠礼,赵劲松;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变质岩年代学研究[J];科学通报;1987年02期
4 赵永庆;;松潘—阿坝地区晚三叠世热演化异常原因研究[J];天然气技术;2008年03期
5 王红岩;万天丰;李景明;赵群;;区域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控制[J];地学前缘;2008年05期
6 张泽明;董昕;耿官升;王伟;于飞;刘峰;;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北部的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7 牛宝贵;刘志刚;富云莲;任纪舜;陈文;郑宝英;;桐柏—大别山地区~(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取得新进展[J];地质通报;1993年03期
8 张建新;李怀坤;孟繁聪;相振群;于胜尧;李金平;;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变质基底”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1年01期
9 刘登忠,王国芝,李佑国,朱利东,陶晓风,徐新煌;澜沧江结合带北段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9年03期
10 陈云钊;;对闽北变质岩同位素年代信息合理使用的探讨[J];福建地质;1992年01期
11 陈隽璐;徐学义;曾佐勋;肖林;王洪亮;王宗起;肖绍文;;中祁连东段什川杂岩基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J];岩石学报;2008年04期
12 陈廷愚;牛宝贵;刘志刚;富云莲;任纪舜;;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1991年04期
13 宋述光;张聪;李献华;张立飞;;柴北缘超高压带中锡铁山榴辉岩的变质时代[J];岩石学报;2011年04期
14 菁菁;;中国旧石器年代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J];中国科技史杂志;1993年02期
15 王绍武;朱锦红;;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振荡的年代学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4期
16 符亚洲;彭建堂;胡瑞忠;石学法;;大洋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方法评述[J];地球与环境;2006年03期
17 李承东;张福勤;苗来成;杜玉林;花艳秋;许雅雯;康淑梅;;华北陆块东北缘张三沟岩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18 佟景贵;李胜荣;初凤友;陈福坤;方念乔;王吉中;;中太平洋富钴结壳WXD27的年代学研究[J];矿物岩石;2009年01期
19 袁润广;辨认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褶皱构造形迹的实例[J];科学通报;1979年11期
20 方国祥;李平日;郑建生;;广州地区第四纪沉积的年代学研究[J];地理科学;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赵东宏;彭素霞;;莲花沟岩体年代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志邦;马妮娜;张雪飞;王宇;;西藏扎布耶湖晚更新世沉积物~(230)Th/~(238)U年代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孟宪梁;;活断层年代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4 郝杰;刘小汉;桑海清;;新疆东昆仑阿牙克岩体地球化学与~(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5 杨进辉;吴福元;钟孙霖;罗清华;;华北东部早白垩世花岗岩侵位的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激光~(40)Ar/~(39)Ar年代学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6 汝珊珊;李峰;吴静;李进宝;汪德文;黄应才;方长辉;黄茂坤;许世才;;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斜长花岗斑岩体年代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龙灵利;高俊;熊贤明;钱青;;新疆中天山南缘比开(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C];2008年
8 徐旭峰;石永红;;大别碰撞造山带腹地黄岗-牛凸岭地区榴辉岩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范宏瑞;杨奎锋;胡芳芳;王凯怡;翟明国;;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基底岩石锆石年代学及对构造背景的指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10 王小凤;尹安;G.E.Gehrels;陈宣华;陈正乐;E.S.Cowgill;M.Grove;T.M.Harrison;;阿尔金山区域热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达;阿尔金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6年
2 孙非;《黄帝内经》年代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张吉衡;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谢建成;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王晔;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及岛弧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刘勇;湘南骑田岭—道县地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的壳—幔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7 王敏;黔东北梵净山地区晚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刘军锋;秦岭商—丹构造带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清利;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龚俊峰;喜马拉雅中东段~(40)Ar/~(39)Ar年代学及热史演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苏鲁造山带北部多期构造热事件的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孙蕗;黄土高原北部“吴起古湖”沉积物的古地磁年代学与古环境记录[D];西北大学;2010年
3 师文贝;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纪洪磊;滹沱河冲积扇冲洪积物光释光测年及其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释光年代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5 刘晔;内蒙古东升庙—带花岗质片麻岩及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6 孙国强;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学过程及原型盆地类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7 杨现力;扎兰屯浅变质岩系地质特征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解超明;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泛非期花岗片麻岩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小辉;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安达;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超高压岩石中锆石的成因矿物学与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芙;机器人试巡福建超高压带电线路[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朱渊清;《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探索中国学术未来[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张章;大陆深俯冲作用研究成果卓著[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杨小涟;夏商周断代 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孔祥星;创新必须有特点[N];中国文物报;2002年
6 一凡;坚持科学发展 开创世界一流[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熊和生;九地学家获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兴业证券 范习辉;G华光 有望获得关键技术[N];证券时报;2006年
9 小雪;变质沉积岩中首次发现斯石英存在证据[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于莘明;六岁“小虾”跳进世界级实验室[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