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滇西羊拉铜矿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赵江南  
【摘要】:羊拉大型铜矿床在区域上处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古特提斯构造域中段,隶属中咱陆块与昌都-思茅陆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缝合带。研究区域羊拉铜矿区从北到南包括江边矿段、里农矿段及路农矿段,其中里农矿段和路农矿段为主采矿段。本文紧紧围绕羊拉矿区特别是里农矿段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与形成矿体产出相关的赋矿围岩、花岗岩类以及矽卡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之上,着重对里农矿段2号以及5号矿体展开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最后总结矿区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规律,建立羊拉矿床成矿模式,并对矿区做深部找矿预测评价,通过研究,所获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 (1)通过对羊拉矿区赋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矿区主要赋矿地层的金属元素Cu、Pb、Zn、Bi、Zn、W、Mo等元素富集,明显高于地壳均值,赋矿地层纹层状硅质岩的发育以及Ba元素在地层中较强富集,反映了地层形成中受到热水沉积作用,表明地层具有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的条件; (2)在充分分析羊拉矿区主要岩体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基础上,探讨了对羊拉矿区岩体的岩浆来源、形成的地质背景,对岩体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羊拉花岗岩属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Ⅰ型花岗岩。各岩体微量元素普遍富集Rb、Th、U、K和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及Hf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均表现为较弱的铕负异常的右倾斜的平滑曲线,反映岩体之间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区域、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资料,探讨了花岗岩类形成的地质背景,认为羊拉矿区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金沙江洋盆向西昌都-兰坪陆块之下俯冲的岛弧环境,兼具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之间的过渡型花岗岩体;岩浆活动对活化成矿物质及形成羊拉铜矿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岩体矿化形式、元素富集特征等方面对花岗岩体与成矿关系特征进行了评价; (3)在羊拉铜矿矽卡岩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矽卡岩成岩成矿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厘定了羊拉主要矽卡岩矿物类型,主要包括辉石以及石榴子石,辉石以钙铁辉石以及透辉石为主,石榴子石主要包括钙铁榴石以及钙铝榴石;矽卡岩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带,近岩体的矽卡岩中石榴石含量较高,远岩体的矽卡岩中透辉石含量较高;矿床石榴子石具有环带现象,体现了石榴子石在生长过程中物理化学、流体组成等环境的变化;探讨了Sn元素在石榴子石中的含量以及赋存特征,显示Sn在石榴子石具有较高含量,高含量的锡主要以Sn4+离子状态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于石榴子石中;对矽卡岩以及矽卡岩单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稀土元素以右偏Eu正异常的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剖面地球化学定量分析证明了矽卡岩形成过程中与岩体以及围岩之间发生了物质的迁入与迁出,进一步确认了矿区矽卡岩成矿作用类型为接触渗滤交代作用; (4)矿区典型矽卡岩型矿体2号以及5号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对矿体的品位数值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矿段品位表现为双峰以及多峰特征,分析了矿体品位的空间变化规律;厘定了矿体的形成阶段,包括接触变质期、石英硫化物期以及表生期,大规模矿化发生在石英硫化物期;构建了矿体垂向原生晕分带模式,垂向原生晕表现为上部As、Pb、 Zn,中部Ag、W、Bi、Mn,下部Cu、Sn、Mo的分带特征,体现了矿物形成的由中低温环境到中高温环境变化,构建了原生晕定量评价模型,选取分带指数值Pb*Zn*Ag*Bi/Cu*Sn*Mo作为构建深部找矿预测模型的指标; (5)系统分析了铅、硫、碳、氢、氧同位素组成,对矿体形成的物质来源与成矿环境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证据:在铅模式图上,矿石铅主要落在上地壳与造山带演化曲线之间,也有少数样品落在上地幔与造山带之间,表明矿体中铅主要为地壳来源,但同时也包括地幔组分的加入,本区的主要长石铅以及矿石铅均落在岛弧的范围内,表明在本区在古特提斯成矿作用过程中本区处于岛弧的环境;矿区主要硫化物硫同位素接近0,均一化程度较高,频率直方图上表现明显的塔式分布规律,表明矿床各个溶液硫具有相当均一的性质,硫源比较单一,显示地壳深部硫的来源特征,主要属于幔源硫,硫同位素变化范围小,显示矿床与岩浆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矽卡岩矿床矿液来源除岩浆水外,大气降水的作用在羊拉矿区成矿的后期比较显著;碳氧同位素结果表明矿石中方解石脉、岩体接触带附近方解石脉以及大理岩型矿石的方解石中的碳、氧可能同时受到了里农岩体的侵位与改造; (6)分析了矿区的成矿多样性特征,构建了成矿多样性规律性序列,建立矿区时间-空间-成因谱系,并基于成矿多样性以及矿床谱系特征,提出了综合找矿以及综合利用的意见与建议;对金沙江构造带主要类型铜矿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羊拉矿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以及成矿模式,对矿区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与评估,提出了预测依据以及主要方法,确定里农路农结合部、里农矿段深部地区、路农采场北部深部地区具有深部找矿远景,有待更进一步的勘查与研究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杰;江昱;;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研讨会在合肥召开[J];安徽地质;2006年04期
2 黄建平;;“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研讨会”在合肥举行[J];江苏地质;2007年01期
3 龚敏阳;;激电偶极、高密度电法寻找层控型铁锰铅锌矿床的应用[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10期
4 袁志华;;我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河南省深部找矿工作初探[J];资源导刊;2009年10期
5 夏庆霖;;深部地质异常与深部找矿[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6 ;贠小苏提出构建可操作的深部找矿技术体系[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年07期
7 胡妍青;;当前我国深部找矿的成矿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8 袁奎荣,邹进福;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的进展和展望[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9 袁文花;;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莱州寺庄镇境内发现特大金矿[J];西北地质;2007年04期
10 ;青海省将投资提高深部找矿能力[J];采矿技术;2008年02期
11 ;深部找矿设备HXY-8(8B)型岩心钻机研制成功[J];地质装备;2008年05期
12 李冬;张寿庭;宋要武;;深部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研究——以东秦岭栾川矿集区为例[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13 覃裕辉;甘启勇;;磁法勘探在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深部找矿效果分析[J];南方国土资源;2010年06期
14 袁承先;;地球深部矿化信息探测技术——土壤汞气测量[J];科技资讯;2011年09期
15 魏克涛;冯毓华;黄智辉;张晓兰;;找矿靶区综合信息预测在已知矿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铜绿山铜铁矿深部找矿为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16 胡云沪,罗先熔,张小路;浦北铅锌矿深部找矿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0年04期
17 刘显凡,刘家铎,张成江,吴德超,李佑国,阳正熙;地幔柱和地幔流体作用与深部找矿应用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18 王志豪;张小路;王钟;;大功率瞬变电磁在广西大厂外围深部找矿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6年03期
19 赵鹏大;;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J];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20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的通知[J];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矿山企业边部、深部找矿获得的丰硕成果[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2 仇建军;张智慧;秦明;;浅谈“推进整装勘查 加强深部找矿 实现河南省地质找矿重大突破”[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3 白凤军;赵金洲;;加强深部找矿 实现找矿重大突破[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4 柳玉虎;;关于深部找矿问题的几点思考[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5 王静纯;;矿山深部找矿思路与成就[A];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6 欧阳南;徐华兵;聂震;;铜山口矿区狮子山岩体深部找矿前景探析[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永生;吴军;;对湖北省开展物化探深部找矿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吕才玉;肖福权;;铜陵及周边地区深部找矿理论与实践[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册)[C];2010年
9 欧阳南;徐华兵;聂震;;铜山口矿区狮子山岩体深部找矿前景探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健青;;对铜山铜矿深部找矿的几点地质认识[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江南;滇西羊拉铜矿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陈向斌;庐枞火山岩盆地电性结构及深部找矿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3 杨学立;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找矿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张智宇;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特征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丙伦;深部找矿组合钻探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祁光;地质条件约束下重磁三维反演建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朱俊;云南省德钦县羊拉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文宝;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宗保;湖北铜绿山矿田成矿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承帅;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雄;邯邢地区深部找矿中非典型磁异常解释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匡海阳;安徽泥河铁矿深部找矿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志;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伟;西藏甲玛、努日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曾文武;金川镍铜(铂)矿区深部找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董玉翠;安徽安庆矽卡岩铜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莘丰培;安徽繁昌县桃冲铁矿特征和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王广强;山东新城金矿控矿因素分析与深部找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铭君;黑龙江阿城白岭铜锌矿床及外围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谢新梅;蔡家营矿床(Ⅲ矿带)三维可视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向深部进军[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高原;深部·深入·深远[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记者 于德福 雷隆隆;南岭成矿带铜山岭地区深部找矿前景广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梅桐;深部找矿断想[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王燕如;新疆将在三大山系实施深部找矿[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记者 丁全利 赵黎明;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召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深部找矿 前景诱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记者 刘纯友;地质专家探讨深部找矿[N];安徽日报;2009年
9 记者 秦锦丽 特约记者 欧勇;甘肃白银厂深部找矿获重大突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严铁雄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特邀咨询委员);深部找矿须解决的七个问题[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