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
【摘要】: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新元古代时限为距今1000Ma-540Ma,包括青白口纪、南华纪和震旦纪。
本文主要对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分区、发育特征及对比、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沉积古地理演化特征和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豫西地区新元古代的构造古地理演化。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分为渑池-确山小区、嵩箕小区和小秦岭-栾川小区,主要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通过研究认为河南省境内新元古代的沉积区主要在河南省西南部,东部地区主要为古陆剥蚀区,古地理格局总体为北高南低,由南向北,海水由深变浅,真正的深水沉积应在洛南-栾川-确山断裂带以南的秦岭地区。海侵方向为由南向北,物源方向为由北东向南西。豫西地区新元古代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滨海-浅海环境。主要沉积相类型有无障壁海岸相、碳酸盐滨岸相、局限碳酸盐台地相、浅海相、大陆冰川相和冰海相。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碎屑岩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较高,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叠层石,属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的稳定类型沉积。早青白口世的崔庄组沉积时期为河南新元古代海侵范围最大的时期,海侵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河南省境内。早震旦世的罗圈组有新元古代唯一保存下来的陆相沉积,其沉积环境为大陆冰川相的冰碛亚相和冰海相的浅水冰海亚相,分布范围很广,在三个地层小区均有分布。卢氏、栾川一带沉积厚度较大,反映地壳沉降幅度较大,活动性较强,有利于沉积矿产的形成。大红口组为早南华世火山喷发形成的碱性粗面岩,其性质属于被动大陆边缘张裂环境的产物。豫西地区新元古代,特别是晚期,出现了沉积环境的动荡多变,伴随着火山岩的喷发,表明地壳的活动性已经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