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芩苷抗痛风作用及机制研究

文学平  
【摘要】: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久之形成尿酸钠晶体沉积于关节及软组织的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临床上使用的一线抗痛风药为发挥抗炎作用的秋水仙碱、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均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新的抗痛风药物成为痛风治疗的热点。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开发成抗痛风药物的潜力。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方法,观察黄芩苷对尿酸钠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和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探讨黄芩苷抗痛风作用。1.体外实验,黄芩苷对尿酸钠诱导RAW264.7细胞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取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用尿酸钠(终浓度2mg/mL)刺激,药物组先加入不同浓度黄芩苷(终浓度为2.5、5、10、20μg/mL)预处理1 h后再加入尿酸钠。24 h后收集细胞,用qRT-PCR法检测TNF-α、IL-1β、IL-18和NLRP3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和IL-18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NLRP3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8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18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显著抑制上述指标。2.体内实验,黄芩苷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Wista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5mg/kg)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15、30、60mg/kg),连续给药7 d。给药后的d5,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右后踝关节注射尿酸钠(MSU)晶体混悬液。造模后不同时间观察大鼠步态并测定踝关节周径,d7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18和TNF-α的含量,对踝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模型、热板法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黄芩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黄芩苷各剂量组对大鼠关节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IL-1β和IL-18的含量(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黄芩苷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踝关节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黄芩苷可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具有镇痛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体外实验,黄芩苷可抑制NLRP3的mRNA表达,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18的分泌而发挥抗炎作用;体内实验,黄芩苷减少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改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进而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到治疗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范春玲;王奋刚;许颖;赵艳萍;王玉洁;;复方黄芩苷口腔缓释膜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J];甘肃医药;2013年09期
2 邢杰,陈笑艳,张淑秋,钟大放;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析大鼠尿样中的黄芩苷及其异构体[J];质谱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建新;何珏;周俐;周青;;黄芩苷元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年05期
4 刘太明;蒋学华;;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12期
5 卢鹏;MAIKHONE VILAKHAMXAY;任静;邢月;王舒雅;薛志峰;刘志东;;黄芩苷纳米混悬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8年07期
6 杜亚伟;;黄芩苷对发热大鼠体温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年06期
7 顾腾;张硕;张敏;孟小夏;高秀丽;;菌群失调大鼠体内PEG400对黄芩苷和黄芩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9年05期
8 李楠;冯玲玲;蒋学华;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口服给药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11期
9 赵红云;华会明;迟天燕;裴月湖;潘进进;辛明慧;邹莉波;;黄芩苷衍生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12期
10 卢园园;樊荣;黄晓颖;刘莹;王良兴;;黄芩苷抑制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11 金琦;何其勇;董航;黄朔;孙玉鸿;;黄芩苷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受损肝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12 刘养凤;迟丽屹;高飞;孟宪栋;张彦海;江文;;黄芩苷预处理防止癫痫发作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08期
13 多月英,王宇伟,申秀萍,张道莹,梅学仁;风湿1号颗粒的抗痛风作用[J];中草药;2001年04期
14 吴伟;刘煜德;李荣;吴辉;王嵩;黄衍寿;欧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动脉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及黄芩苷的干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小蒟;陈永平;阳韬;申春燕;;黄芩苷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陆小蒟;陈永平;阳韬;申春燕;;黄芩苷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邢杰;陈笑艳;钟大放;;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韦桂宁;苏启表;何飞;曾宪彪;牙启康;吕纪华;苏华;卢文杰;何开家;韦宝伟;;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抗痛风作用和物质基础研究[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邢杰;陈笑艳;钟大放;;LC-MS~n法分析大鼠尿样中的黄芩苷及其异构体[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忻;张楠;穆瑞琰;;黑质内注射铁剂所致中脑损毁及黄芩苷的保护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孟晓彩;秦身钧;魏永巨;;黄芩苷-硼砂体系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帅仁亚;郑卫红;胡承铖;庄丽丽;;超声波提取黄芩苷工艺优化[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9 任慧霞;王厚全;张建国;;黄芩苷的临床与质量[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付梅红;方婧;王祝举;唐力英;吴宏伟;张东;杨岚;;微波协助萃取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研究[A];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靖;黄芩苷对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刘养凤;黄芩苷抗癫痫发生及神经保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周庆博;黄芩苷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仪;益糖康调控DPN模型大鼠BDNF/TrkB系统抗DRG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李致远;多氯联苯与高脂联合暴露诱导SD大鼠胰岛素抵抗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方迎艳;青年去势大鼠脑损伤的蛋白组基础及大黄素的脑保护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7 汪晶;不同年龄段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及其对气管移植物保护效应与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陈清杰;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脑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赵晗;早期暂时性听力剥夺损伤大鼠的空间记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10 阴晓峰;慢病毒介导Persephin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模型的作用[D];青岛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学平;黄芩苷抗痛风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年
2 李金华;黄芩苷对油酸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刘玉;黄芩苷锌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意义[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金伟中;出生前尼古丁暴露对新生大鼠orexin A呼吸调节作用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乂;黄芩苷在大鼠体内代谢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6 程风春;黄芩苷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肠缺再灌注损伤[D];滨州医学院;2014年
7 胡默;黄芩苷铜稳定性分析及其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冯蕾;黄芩苷锌质量控制与稳定性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李世;黄芩苷对糖氧剥夺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与坏死的保护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张兴潜;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友根;黄芩苷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王超云;黄芩苷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冯友根;黄芩苷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邝枣园 黄衍寿 吴伟;黄芩苷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新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记者 张梦然;源自人体细胞的肠道成功移植给大鼠[N];科技日报;2017年
6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夕;曹晓华:制造聪明老鼠[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 王洁明;成功克隆大鼠 我学者获国际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