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计算的模糊控制研究及应用
【摘要】:模糊控制是模糊理论在控制领域的应用,是智能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概括地说,模糊控制模仿操作人员的控制过程,包括控制经验和知识,用语言规则来描述控制规律。模糊控制系统以语言的形式表示知识,其机理符合人们对过程控制的直观描述和思维逻辑,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用于非线性、时变、时滞系统的控制。现在,模糊控制正朝着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方向发展,使得模糊控制参数、控制规则在控制过程中自动地调整、修改和完善,从而不断完善系统的控制性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混沌理论等软计算方法与模糊控制相融合已成为模糊控制的发展趋势。
粒计算是信息处理的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粒计算摒弃了求精确解的传统模式,用好的近似解对不确定的、模糊的、海量的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计算观念,使信息的处理更科学、合理、经济和易于操作。
本文运用粒计算理论,研究模糊控制器中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拟合。利用粗糙集理论提出了基于二进制粒矩阵的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空间进行属性降维,解决了模糊控制器规则指数爆炸问题,实现了控制器设计的简化,为后续的规则提取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商空间理论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实行粗粒度层次采用模糊控制,细粒度层次采用PID控制,可以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精度与速度。本文还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城市公路隧道排水系统中,将水位和水位变化率综合考虑,作为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量,水泵启动台数作为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出变量,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获得了水泵台数的输出曲面。
|
|
|
|
1 |
;第9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3届中国Web智能和第3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征稿通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11期 |
2 |
;第9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3届中国Web智能和第3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征稿通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12期 |
3 |
;第9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3届中国Web智能和第3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征稿通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1期 |
4 |
;第9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3届中国Web智能和第3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征文通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2期 |
5 |
;第9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3届中国Web智能和第3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征文通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3期 |
6 |
安秋生;;粒计算支持的粗糙函数依赖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0期 |
7 |
陈维民;;Rough集理论与粒计算[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年29期 |
8 |
宗江琴;范荣;;基于粒计算的本体学习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05期 |
9 |
王军;王员云;;基于信息粒的关联规则提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2期 |
10 |
罗飞,余达太,孙一康;模糊Hybrid控制及其在机器人装配作业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1 |
孙庆,吴宏鑫;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1997年03期 |
12 |
贾佩山;智能模糊控制洗衣机的设计[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1997年02期 |
13 |
路兆梅;模糊控制技术——第六讲 模糊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997年05期 |
14 |
左健民,王积伟;容积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7年01期 |
15 |
李岩,何永祥,胡任仲;模糊控制器的一种快速算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6 |
李福全,焦东林,李腾跃,穆玉刚;模糊控制在直流 PWM 数字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7 |
田小锋,赵思诚;模糊控制在搅拌机温控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8年04期 |
18 |
金毅,杨扬;生产计划模糊控制方法的性能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9 |
吴誉,杨煜普,许晓鸣;基于时间最优控制的模糊控制优化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20 |
鲁守荣,黄志文;一种简单实用的专家智能控制器[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