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e_(1-x)Co_x)O_3和Bi_5Ti_3(Fe_(1-x)Co_x)O_(15)陶瓷的制备及其铁磁、铁电性能
【摘要】:多铁性材料因同时具有铁电、铁磁、铁弹等单一性能和耦合性能,在传感、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已成为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BiFeO3与BisTi3FeO15作为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备受关注,但是它们本身都是铁电与反铁磁的,所以通过一定方法使它们呈现出铁磁性具有重要意义,用磁性离子掺杂取代是改善其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工作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Fe1-xCox)O3和Bi5Ti3(Fe1-xCox)O15陶瓷,研究了掺量对材料相结构、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掺杂改性的机理。
对于Bi(Fe1-xCox)O3(x=0,0.1,0.2,0.3,0.4,0.6,0.8,1.0)陶瓷试样,其制备工艺为:煅烧750℃/1 h,烧成810-850℃/1 h。随着Co掺量的增加,材料的主相由BiFeO3转变为Bi-Co-O相,杂相由Fe304依次转为CoFe2O4和C0304,说明Co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入Fe位。未掺杂试样晶粒较大、气孔较多、致密性低;掺入Co后,晶粒变细、气孔减少、致密度高。x≥0.4时,烧成温度明显降低。所有试样都具有铁磁性,且随Co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铁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所含物相及含量。该体系陶瓷铁电性都较差,可能是试样中出现的Fe2+、Co2+与氧空位(或铋空位)使缺陷位置填充电荷,材料电阻率降低,漏电流增加。
对于Bi5Ti3(Fe1-xCox)O15 (x=0,0.25,0.5,0.75,1.0)陶瓷试样,其制备工艺为:煅烧1050℃/2 h,烧成950℃/2 h。x≤0.5时,材料的主相为四层BisTi3FeO15结构,x≥0.75时主相变为三层Bi4Ti3O12结构。x≤0.25时为单相材料,x≥0.5时产生Bi7.53Co0.47011.92杂相。未掺杂试样颗粒呈板片状,由细小、不均匀的片晶组成;x=0.25时,颗粒为均匀的层片状,厚度约5μm;x≥0.5时,颗粒粗化,均匀性降低。所有试样都具有铁磁性,并随Co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铁磁性的变化与钙钛矿层中所含Fe3+和Co3+数量、材料物相组成及层状显微结构有关。该体系陶瓷铁电性随Co掺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且都比未掺杂试样低,这可能是由于晶体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的内电场,使自发极化减弱,导致铁电性减小。该体系陶瓷的铁电性和铁磁性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1 |
陈大任;;铁电性和铁弹性的结构基础[J];无机材料学报;1973年01期 |
2 |
黄海;韩立波;顾豪爽;;BiFeO_3-SrBi_2Nb_2O_9陶瓷的介电与铁电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6期 |
3 |
肖昕;祁亚军;卢朝靖;;A位掺杂Bi_4Ti_3O_(12)陶瓷的铁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10期 |
4 |
周静;彭蔚蔚;郭吉丰;陈文;;锰锑酸铅-锌铌酸铅-锆钛酸铅陶瓷的铁电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02期 |
5 |
李淑红,穆健,高学喜,王文军,张山彪;有机功能超薄膜铁电性研究进展[J];物理实验;2004年10期 |
6 |
云斯宁;王晓莉;朱建辉;石鲸;徐德龙;;Bi掺杂(Ba,Sr,Ca)TiO_3陶瓷的结构及介电和铁电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9年09期 |
7 |
李淑红,马世红,李波,孙兰,王根水,孟祥建,褚君浩,王文澄;半花菁染料LB膜的铁电性与厚度关系[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8 |
李海宁;陈镇平;王春梅;李涛;代海洋;;Gd/Nd掺杂对BiFeO_3结构和铁电性能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9 |
娄本浊;;SrBi_4Ti_4O_(15)陶瓷薄膜的铁电性能研究[J];陶瓷;2010年07期 |
10 |
赵成,朱骏,陈小兵;La、V掺杂对SrBi_4Ti_4O_(15)性能影响对比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5期 |
11 |
许育东;伍光;苏海林;石敏;王雷;左如忠;于桂洋;王丽;;PZT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与铁电性[J];金属功能材料;2011年06期 |
12 |
郑朝丹;张端明;刘心明;刘超军;余春荣;于军;;Ti掺杂BiFeO_3陶瓷的结构和铁电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
13 |
赵素玲;官建国;张联盟;王龙海;;Pb用量对锆钛酸铅薄膜微观结构和铁电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年06期 |
14 |
刘艳清;吴钰涵;李丹;张静;张永军;杨景海;;复合多铁材料NiFe_2O_4/BaTiO_3的制备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
15 |
李文芳;韩冰;彭继华;;利用微弧氧化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薄膜的结构特征及铁电性能[J];功能材料;2007年10期 |
16 |
许桂生,罗豪甦,齐振一,徐海清,殷之文;弛豫型铁电单晶Pb(Mg(1/3)Nb_(2/3))O)3-PbTiO_3电畴结构与铁电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学报;2000年06期 |
17 |
羌锋,朱骏,毛翔宇,陈小兵;Dy掺杂对Sr_2Bi_4Ti_5O_(18)铁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
18 |
张丰庆;范素华;马建平;车全德;于冉;;退火温度和匀胶速率对SrBi_(3.88)Nd_(0.12)Ti_4O_(15)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
19 |
冯湘;王华;;La/Nb掺杂对Bi_4Ti_3O_(12)薄膜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
20 |
阮晓峰;李艳霞;王旭升;姚熹;;A-位和B-位共掺的Bi_4Ti_3O_(12)陶瓷的结构及其铁电性能[J];材料导报;2011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