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RFID安全协议研究与设计
【摘要】: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人和物体的无线射频技术。具有标签存储容量大、识别距离远、可同时识别多个被标识物体、识别无需物理性接触、识别ID唯一等特点。RFID技术己被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供应链中简化供应链管理并实现对物体在整个物流运输中的全跟踪,可以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可以用于交通管理进行车辆识别,可用于防伪造的电子身份系统等等。但是在应用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患—缺乏安全机制,由于在实际应用中,RFID系统的规模都很大,因此安全机制能否在大规模的RFID系统中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前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的RFID安全机制是RFID技术能否被广泛应用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RFID系统中阅读器和标签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一些现有的RFID安全机制进行了安全分析和性能比较。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树结构的安全协议,采用随机数加密和将标签进行分组,同组标签使用同一个索引,不同组标签的索引不同的方法,减少搜索标签的范围并利用标签索引不唯一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安全协议能够防止跟踪的同时减少了系统的时间复杂度。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RFID的概念,并对RFID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2.对RFID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3.对RFID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标签和读卡器间的通信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以及大规模RFID系统的要求;
4.详细描述了现有的基于密码技术的RFID安全机制以及一些减少RFID系统时间复杂度的基于树结构的安全机制,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安全和性能问题;
5.提出了一种非树结构的安全协议,采用随机数加密和将标签进行分组的方法,能够防止跟踪的同时减少RFID系统的时间复杂度。详细分析了其安全和性能。并使用BAN逻辑对提出的协议进行了安全证明。
|
|
|
|
1 |
Sabine Muehlenkamp;RFID发展和应用现状[J];现代制造;2004年19期 |
2 |
刘丰华,张远见,吴永辉;无线局域定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9期 |
3 |
陈宏林
,许传朝
,杜飞龙
,每文
,王炳晨
,李玮
,王韦
,王拥兵;创新者的聚会——2004中国信息技术趋势大会[J];微电脑世界;2004年09期 |
4 |
;适用于智能卡和RFID的比纸还要薄的晶圆[J];今日电子;2003年04期 |
5 |
;自动识别[J];金卡工程;2004年08期 |
6 |
余松森,王志平,詹宜巨;一种基于EPC的新型物元网模型[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4年03期 |
7 |
张燕燕;RFID为"物联网"带来新革命[J];金卡工程;2005年04期 |
8 |
齐文忠,马文方;RFID路有多远?[J];金卡工程;2005年02期 |
9 |
建新;RFID技术的三个焦点问题[J];金卡工程;2005年06期 |
10 |
麦炳;RFID巩固数字化安防[J];金卡工程;2005年06期 |
11 |
钱玲飞;;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J];自动化博览;2006年05期 |
12 |
陈福;迟晓玲;孙涛;;手机二维码——移动互联网的催化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12期 |
13 |
栋
,Anita S.Becker;RFID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可接受性和互可操作性[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Z1期 |
14 |
易水
,康晓宁;外刊精粹[J];微电脑世界;2003年13期 |
15 |
;RFID功能成数据库厂商竞争热点[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05期 |
16 |
赵平;中国筹划RFID新标准[J];金卡工程;2004年11期 |
17 |
;新闻·产业[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年04期 |
18 |
耿雪霏;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
19 |
;业界动态[J];半导体技术;2005年05期 |
20 |
胡啸,陈星,吴志刚;无线射频识别安全初探[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