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_(0.95)Ca_(0.05)Zr_(0.2)Ti_(0.8)O_3基陶瓷的化学法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
【摘要】:BaZrxTi1-xO3基电介质材料具有高的介电常数、低的介电损耗和高的绝缘强度,在储能陶瓷电容器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Ba0.95Ca0.05Zr0.2Ti0.8O3陶瓷和MgO-CaO-Al2O3-SiO2(简称MCAS)玻璃粉体,制备名义组成为BCZT+x wt.% MCAS (x=0-8)的陶瓷样品,研究MCAS对BCZT陶瓷烧结性能、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初步考查陶瓷样品的储能特性。
采用柠檬酸盐法,在650℃和600℃的热处理温度下,分别制备出超微细的Ba0.95Ca0.05Zr0.2Ti0.8O3粉体和MCAS玻璃粉体,研究了柠檬酸盐法制备超微细MCAS玻璃粉体的合成工艺原理,发现柠檬酸的用量对于MCAS玻璃粉体的颗粒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了MCAS对Ba0.95Ca0.05Zr0.2Ti0.8O3陶瓷烧结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盐法合成的Ba0.95Ca0.05Zr0.2Ti0.8O3粉体具有高的烧结活性,有效提高了陶瓷样品的烧结性能,烧结温度为1260℃的Ba0.95Ca0.05Zr0.2Ti0.8O3陶瓷的相对致密度达到94%。加入MCAS进一步提高了陶瓷样品的烧结性能,在1140℃的烧结温度下,复合体系陶瓷样品的相对致密度可达到95%以上,其平均晶粒粒度为240nm。
研究了MCAS对复合体系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MCAS的加入提高了复合体系陶瓷样品的电绝缘特性,降低了介电性能的电场依赖性,改善了复合体系陶瓷介电性能的温度稳定性,并使复合体系陶瓷表现出介电弛豫特性。
初步考查了复合体系陶瓷样品的储能特性。在120kV/cm的测试电场下,名义组成为Ba0.95Ca0.05Zr0.2Ti0.8O3+3wt% MCAS的陶瓷样品的储能密度达到0.36J/cm3,储能效率为74.3%。
|
|
|
|
1 |
杨祖培,屈绍波,高峰,田长生;过量PbO和过量MgO对PMN-PT陶瓷相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0年06期 |
2 |
李振荣,李奇,张良莹,姚熹;PMN-BT陶瓷的介电性能和相变温度[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2期 |
3 |
周宛棣,郭秀生,于德梅,高乃奎;PP/PA-6聚合物共混物的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Ⅱ)组成及相容性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2期 |
4 |
阮圣平,王兢,张力,杨东,宣丽;纳米晶钛酸铅表面态对介电性能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
5 |
阮圣平,董玮,于涛;表面态对纳米晶BaTiO_3介电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3年06期 |
6 |
赵飞,岳振星,张迎春,桂治轮,李龙土;Ba(Zn_(0.5)W_(0.5))O_3掺杂对Ba[(Zn_(0.2)Co_(0.8))_(0.33)Nb_(0.66)]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7 |
张校平;张其土;刘良嘉;;添加剂对Ba_(6-3x)Sm_(8+2x)Ti_(18)O_(54)微波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稀土;2006年01期 |
8 |
韩龙;侯宪钦;梁慧;;CaZr_4(PO_4)_6陶瓷力学及介电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06年04期 |
9 |
朱文凤;胡长征;王海;吴伯麟;张辉;方亮;;新铌酸盐A_5LaSn_3Nb_7O_(30)(A=Ba,Sr)的结构与介电特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
10 |
董福惠;夏秀峰;贺雅飞;陈培;李华东;;Bi_2O_3含量对电子玻璃电性能及结构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08期 |
11 |
姚国光;刘鹏;;V~(5+)取代对Mg_4(SbNb_(1-x)V_x)O_9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05期 |
12 |
高健;毛昌辉;唐群;杜军;李宏涛;章林文;;Nb_2O_5含量对Na_2O-PbO-Nb_2O_5-SiO_2玻璃陶瓷体系晶化过程和介电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8年04期 |
13 |
王颖;黄金亮;顾永军;李谦;;BaCu(B_2O_5)助烧剂对CaO-Li_2O-Sm_2O_3-TiO_2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8年12期 |
14 |
廖家轩;魏雄邦;潘笑风;张佳;傅向军;王洪全;;交替中间热处理BST薄膜介电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5期 |
15 |
唐利锋;梁辉;李晓雷;;Li_2O掺杂对CBS/Al_2O_3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9年05期 |
16 |
杨秀玲;丁士华;宋天秀;张东;;ZnO掺杂MgTiO_3-CaTiO_3陶瓷的介电性能[J];压电与声光;2009年05期 |
17 |
王应;黄金亮;杨留栓;顾永军;李谦;;BaCu(B_2O_5)掺杂对0.4CaTiO_3-0.6(Li_(1/2)Nd_(1/2))TiO_3陶瓷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0年09期 |
18 |
赵新;蒲永平;陈小龙;;BaSnO_3掺杂对BaTiO_3-Nb_2O_3-Co_3O_4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9 |
姚国光;裴翠锦;马红;田秀劳;;低损耗(Mg_(0.95)Zn_(0.05))_2(Ti_(0.8)Sn_(0.2))O_4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
20 |
罗金玲,周志刚;亚纳米铁电陶瓷介电性能的粒度效应[J];无机材料学报;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