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架结构稳定性综合分析及其计算程序系统的研制
【摘要】:
船舶结构稳定性问题是船舶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船舶结构力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由于板架结构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船舶的上甲板和船底结构,它们直接关系到船体的总纵强度,所以板架结构的压缩极限强度是设计人员十分关心的。因此,研究板架结构的稳定性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板架结构的各种失稳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对加筋板中板的局部屈曲,采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其临界应力的解析表达式。由于船体中的加筋板结构的受力情况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主要受到由于总纵弯曲而产生的纵向压力以外,还会受到横向的压力以及垂向压力。除此之外,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船体结构中必然存有初始缺陷,包括焊接残余应力、初挠度和偏心,它们往往使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因此为了更加精确的计算加筋板的屈曲强度,本文在计算中将充分考虑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
对于加筋板中加强筋腹板的局部屈曲,则用解析法推导出筋的腹板的挠度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求解相应的方程,从而计算出腹板的局部屈曲应力。
对于加筋板中筋的侧倾失稳,则通过能量法推导加强筋侧倾失稳时的总势能泛函,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求解出此失稳模式下的临界应力。
此外,本文还通过大挠度板理论和相应的基本假定,采用能量法对加筋板的整体弹性屈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得到了弹性范围内的屈曲平衡路径。
最后,在总结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船体中的甲板结构的各种失效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失效模式下相应的适合工程计算和程序化的求解极限强度的简化公式。本文编制开发了一套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船舶板架稳定性综合分析的计算程序,经计算及与有限元程序所得结果的比较,说明该程序简便、可靠,可方便地应用于船舶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
|
|
|
1 |
余建星,侯国华,李成;现役散货船板架结构稳定性研究[J];船舶力学;2004年05期 |
2 |
常骏;双曲抛物面扭壳模板架设的简介[J];建筑学报;1964年05期 |
3 |
梁有新,周柳红;通用型板架式集装箱的推广运用[J];铁道运营技术;2001年03期 |
4 |
武杰;在水下冲击波作用下船体板架结构强度的估算[J];舰船科学技术;1985年12期 |
5 |
周国华
,束长庚
,王文升
,周广德;甲板板架稳定性计算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1979年11期 |
6 |
朱胜昌,吴士冲;总纵强度耦合作用下船体板架振动计算[J];中国造船;1995年03期 |
7 |
吴有生,彭兴宁,赵本立;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板架的变形与破损[J];中国造船;1995年04期 |
8 |
陈成云;快艇艉部结构振动响应的探讨[J];舰船科学技术;1980年05期 |
9 |
祝修本;船底板架重量的优化[J];中国造船;1985年02期 |
10 |
束长庚;有限元解析法在船舶板架振动计算中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1979年05期 |
11 |
束长庚;有限元解析法在船舶板架振动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造船;1980年02期 |
12 |
朱胜昌,陈庆强;总纵强度耦合作用的船体板架强度计算方法[J];中国造船;1994年04期 |
13 |
吴款群;模板架设工程支顶施工验收[J];建筑安全;1998年04期 |
14 |
马继成,戴宗信;随机载荷作用下的板架结构的主动控制分析[J];中国造船;1984年04期 |
15 |
;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更小的空间 简洁而节约人力的10Gbps SYSTIMAX~InstaPATCH~(TM)光缆系统为数据中心带来即时效益[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年11期 |
16 |
夏鸿飞;平面杆系及板架的弹塑性强度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1981年02期 |
17 |
朱胜昌,郭列,何富坚,陈庆强,吴士冲;大型自卸船振动性能预报研究[J];船舶力学;2000年02期 |
18 |
朱锡,白雪飞,张振华;空中接触爆炸作用下船体板架塑性动力响应及破口研究[J];中国造船;2004年02期 |
19 |
王德华;板架屈曲临界应力的敏感性系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20 |
竺润祥;姜晋庆;;结构稳定性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