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港口操船环境危险度的评判方法的研究

谭志荣  
【摘要】: 随着海运业的发展,海上航行船舶数量、类型和吨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大量的船舶频繁活动于港口和海上交通要道,使港口等水域通航密度大 为增加,重大海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虽然造成船舶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 但是任何船舶交通事故都受到当时环境因素的作用。在不利的环境下,操纵 船舶比较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和操作上的过失。因此,环境条 件的好坏与船舶交通事故有着很大的关系。掌握环境条件与船舶交通事故间 的内在联系,对于改善港口船舶航行条件,增进航行安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 意义。目前,在导致船舶交通事故诸因素的影响程度方面的定量研究仍是一 个薄弱环节。 本课题的研究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上比较注意数学方法的选择,把灰色系 统理论较好地应用到船舶交通安全评估的研究中。另外,研究中在环境因素 及其指标量的选取上借用了海上交通工程学在环境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水域交通危险度评估的研究现状, 叙述了危险度评价领域的发展历程;分析比较了常用数学工具和研究方法的 优缺点;并且对论文的意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第二章分析和探讨了船舶 交通安全评估的基本流程。第三章根据专家经验和操船模拟试验的结论,讨 论了影响港口船舶交通事故的操船环境因素及其各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论 文还引入了船舶流的概念,通过实测数据探讨了港口船舶安全通过能力的计 算方法。第四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港口船舶交通事故主致因进行灰色关联 分析,并且对计算模型的改进提出了作者的见解,用灰色综合关联度的数学 模型对沿海六个港口环境因素八个指标与船舶交通事故的关联度进行了定 量的计算;指出能见度不良和港口船舶交通量是港口环境中导致船舶交通事 故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第五章对港口操船环境危险度灰色评估的原理,权重 确定、危险等级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且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六 个港口的操船环境危险等级进行了划分。第六章总结了课题研究的结论和不 足之处,并指出本课题的创新点和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丰富了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手段,为进一步深入 研究船舶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栋;李天斌;刘吉;陈明东;;浙江省青田县某移民点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及危害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2 付艳春;吴舒天;张琦;石磊;;基于GIS对岩溶塌陷预测及评价的方法[J];化工矿产地质;2009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办公室空气中甲醛的危险度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年02期
4 李德平;对前苏联一个职业照射危险度资料的分析[J];辐射防护通讯;1996年04期
5 李阔,唐川;昆明市东川城区后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06期
6 夏益华;;关于辐射防护的可忽量(De Minimis)问题[J];辐射防护通讯;1984年06期
7 魏永明,谢又予,伍永秋;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泥石流沟谷危险度划分中的应用——以北京市北部山区怀柔、密云两县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02期
8 李恒鹏,杨桂山;长江三角洲与苏北海岸动态类型划分及侵蚀危险度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4期
9 曲径;沈崇松;;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深圳港铜鼓航道危险度评价[J];天津航海;2009年04期
10 周燕聪;;达洪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风险评价[J];矿业工程;2011年03期
11 张光,张玉祥,尤竹茹,杜光恒,冯朝坤;群体X线检查所致被检者辐射剂量与危险度[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9年02期
12 范少勇;;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因素[J];天津航海;2006年01期
13 刘希林;张松林;唐川;;中国西南山区沟谷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判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年02期
14 陈如松;;UNSCEAR1986及1988年报告:发现与含意[J];辐射防护通讯;1990年04期
15 董玉祥;中国北方沙漠化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16 李硕,冯学智,左伟;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1期
17 麦雄发,李玲;喀斯特石漠化危险度的模糊模式识别——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8 韩圣章,郭海涛,阎宏生;海上消防系统风险分析探讨[J];海洋技术;2004年04期
19 张自权;雷秀丽;;应用因子赋值统计法对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J];矿业工程;2006年06期
20 王忠旭;;国外工作场所危险性评价和管理模式介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梅;钟景鼐;沈鸿;;我国玉米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基于作物生育阶段气象指标[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希林;苏鹏程;李秀珍;;四川德昌县纸房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瑞刚;冯凯;刘保池;郑燕华;路浩军;张铭;张建中;;单核苷酸(SNP)多态性数据的卡方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SPSS中的实现[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4 罗敬宁;郑新江;;大风对沙尘暴气象危险度的评判[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秉衡;;环境化学物的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周湘艳;;宫内照射的效应与危险度[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杨双利;付明;;铁路道口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判[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8 孟令玲;孙力;赵涛;马会霞;;基于隶属函数的化工设计危险性评估研究[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国兵;马力;廖代强;;重庆市山体滑坡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系统[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10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修颖;船舶碰撞危险度及避碰决策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陈永波;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郑中义;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赵道亮;紧急条件下人员疏散特殊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邵哲平;海上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及仿真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蒋东华;肺癌、乳腺癌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洁;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8 庄元;桥梁通航论证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钱粉红;TLR2亚家族和IL-17F基因遗传多态性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10 罗元华;泥石流堆积数值模拟及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荣;港口操船环境危险度的评判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杨岚;码头改造工程对操船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赖强;水域危险度的灰色评价及其在广州港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4 高岩松;厦门港港口水域航道环境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5 许臣峰;船舶航行搁浅海事的预防[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于鹏;搁浅船舶危险度定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耀庭;基于GIS西北干旱区荒漠化危险度的研究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8 王兴泽;泥石流灾害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陈孝强;基于AIS/ECDIS的海上避碰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张鹏;航道水域船舶航行环境危险度的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彦;测骨质疏松危险度[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陈化;科学评估危险度[N];健康报;2004年
3 广文;危险度不同 疗效一样好[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副主任医师 周向东;高血压病人危险度的自我评估[N];中国老年报;2002年
5 广文;危险程度不同 治疗效果一致[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赵绍华王志胜 赵晴晴 吴尧;孩子生病如何应对?[N];健康时报;2007年
7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教授 朱本章;暑期到防儿胖[N];健康报;2005年
8 记者 张向东 通讯员 王唯 潘洁沣;世博核心水域通过161万人次考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官伦;人歇机不歇 排险保畅通[N];绵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焦艳玲;中风预警图揭示中风防治奥秘[N];市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