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发展高技术产业,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高技术创业投资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创业投资的作用,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等。国外实践证明,创业投资对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创业投资成功地推动了高技术成果的转化,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结构升级与蓬勃发展,被人们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创业投资之所以在高技术产业化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在于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弥补了由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所固有的高风险与传统投资保守的运作机制之间的“空缺”。创业投资家利用科学的风险分析、评估、控制和管理理论与方法,把资本注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管理、提供增值服务,使企业发展壮大,化高风险为高收益,从而提高高技术风险企业的成功率。
我国创业投资由于起步较晚,虽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始阶段,创业投资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大、更具复杂性。因此,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加强对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高技术产业。这些对加强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跨越式发展,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深入研究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对丰富和发展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将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创业投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对风险的控制为主线,探讨创业投资公司的微观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1)创业投资的基本理论。在概述了创业投资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特征和功能;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对创业投资体系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创业投资系统的三大主体——创业投资者、创业投资公司、创业企业,并对其所处的环境因素进行剖析;按照流程分析的方法对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整体说明。
(2)创业投资的风险。讨论了风险、风险的种类及创业投资的风险成因;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按流程探讨了创业投资风险体系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收益分
析模型;总结提出了创业投资风险的特征与规律;对风险管理的技术理论框
架、风险管理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研究,并辨析了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与传统
企业风险管理的区别。
(3)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评价。对影响创业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
析,提出了影响创业投资风险的72因素,并对该风险因素体系从静态和动态
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创业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风险因素变化的规律;着眼于创业投资公司,对项目投资的风险进行
了评价研究。
(4)创业投资的流程风险控制。按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的先后顺序分别
对创业投资的筹集阶段风险、投资阶段风险、退出阶段风险的控制策略和方
法进行了研究。
(5)创业投资的委托代理风险控制。主要分析了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
家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并提出了控制这两
类风险的方法;.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建立合作
的可能性,建立了合作博弈模型,并对二者的多阶段合作博弈过程进行了分
析。
(6)创业投资公司的组织管理风险控制。有效的组织是进行风险管理的
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决策水平、有效降低风险的重要内容。本部分对如何通
过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设计来控制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加强人力资源
管理来实现创业投资的风险控制目的,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因创业企业的
经营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实现资金运作效率的最大化。
(7)案例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我国创业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的
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理论研究,探析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创
业投资公司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和管理框架。
|
|
|
|
1 |
张庆典;论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的差异性[J];南方金融;2000年09期 |
2 |
宋立,徐忱;日本创业投资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2期 |
3 |
黄宪,代军勋,金鹏,尹杞月;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现代化;2000年02期 |
4 |
张建平;我国发展创业投资应坚持的原则[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
5 |
高含;如何建立我国的创业投资机制[J];经济论坛;2000年11期 |
6 |
杜晓君;蓄势待发的中国创业投资[J];经济问题;2000年08期 |
7 |
张红;论创业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
8 |
黄松年;高等院校与创业投资[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
9 |
黄宪,代军勋,金鹏,尹杞月;政府对创业投资的扶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0年02期 |
10 |
张捷,梅光仪;美、日创业投资机制比较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0年10期 |
11 |
刘健钧;我国创业投资机制建设的再思考[J];经济导刊;2000年01期 |
12 |
司春林,王善造;创业投资过程的风险控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年05期 |
13 |
姜彦福,朱炎,张帏;90年代美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及原因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00年03期 |
14 |
;创业投资为什么要由政府扶持?[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创业投资为什么要有制度创新为支撑?[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6 |
张红;中国需要创业投资[J];首都经济;2000年12期 |
17 |
伍中信,罗波;论创业投资体系的机制设计创新[J];财会通讯;2000年06期 |
18 |
;创业投资不等于风险投资[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47期 |
19 |
魏慧章;;创业投资者有了自己的“家”——北京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牛近明[J];科技潮;2000年09期 |
20 |
;创业投资的四大要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0年Z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