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偏氟乙烯/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娟  
【摘要】: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提出了通过提高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来提高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思路。 本文用三种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钛酸铅复合材料,用H.P.4912型介电频谱仪在室温下测试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用准静态d_(33)测试仪来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压电系数d_(33),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并对复合工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用sol-gel法制备了PbTiO_3(PT),然后用热压法将制得的PT与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出了PVDF/PT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发现:用sol-gel法制备的PT是无定型的,无定型的PT在600℃烧结后变为四方晶型;用热压法制备的PVDF/PT复合材料中PT分散不均、存在大量空洞、界面缺陷大是介电性能不好的主要原因;要提高PVDF/PT复合材料的介电、压电性能首先要解决PVDF/PT界面粘结的问题。 然后用sol-gel法制备了PVDF/PT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发现:sol-gel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生成的PbTiO_3粒子被有机基体包裹、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成功地提高了界面粘结问题;同时,正是由于界面粘结的提高,sol-gel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比热压法制得的复合材料有了提高。但是,sol-gel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的PT是无定型的,无压电性能。 最后把sol-gel法制得的PVDF/PT纳米复合母料与普通的具有压电性能的PT粉进行热压复合,制备了PVDF/PT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发现:原位生成的PT纳米粒子均被有机基体包裹,粘附在普通PT上,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在PVDF体积含量高达40%的情况下还能体现较好的介电性能,1MHz下,其ε达36.4,tanδ低到0.08;在普通PT体积含量为20%时,体系的d_(33)可达10。这表明sol-gel法制得的PVDF/PT纳米复合母料与普通PT粉有很好的粘结性能,母粒中的PT与普通PT粉在介电、压电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大兵,刘韩星,李艳锋,郝华,欧阳世翕;复合压电材料D_(33)数值的Dilute模型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2 高峰,杨祖培,刘向春,田长生;铁电陶瓷/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相结构与介电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05期
3 陈志武;卢振亚;;掺Sr改性Bi_(0.5)(Na_(0.8)K_(0.2))_(0.5)TiO_3无铅压电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4 洪旭辉,华幼卿;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4期
5 尹奇异;董强;肖定全;周莹莹;杨从辉;田长安;;锰掺杂无铅压电陶瓷(Bi_(0.5)Na_(0.5))_0.9Ba_(0.07)Sr_(0.03)TiO_3的结构和电学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12期
6 权红英;谢小林;董丽杰;熊传溪;;共聚尼龙/PZT复合材料的压电和介电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8期
7 刘晓芳,熊传溪,李月明,孙华君,董丽杰,杨小旭;PZT/PVDF体系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压电性能研究[J];陶瓷学报;2004年03期
8 段星;黄焱球;刘甜甜;;BNBMT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佛山陶瓷;2009年06期
9 郑凯;沈建兴;马元;范战彪;;BaTiO_3掺杂对铌酸盐基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09年11期
10 赵永杰;赵玉珍;黄荣厦;刘荣正;周和平;;0.95(K_(0.5)Na_(0.5))NbO_3-0.05Li(Nb_(0.5)Sb_(0.5))O_3无铅压电陶瓷的显微结构分析与电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1 戴叶婧;张孝文;;(0.96Bi_(0.5)Na_(0.5)TiO_3~-0.04BaTiO_3)-(0.98K_(0.5)Na_(0.5)NbO_3~-0.02LiTa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12 盖志刚;冯元元;王矜奉;赵明磊;郑立梅;李茂奎;苏文斌;武宏;王春雷;张家良;;Ba(Zr_(0.055)Ti_(0.945))O_3含量对[(Na_(0.80)K_(0.16)Li_(0.04))_(0.5)Bi_(0.5)]TiO_3陶瓷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0年03期
13 黄学辉;张丽丽;夏莹;;PMMA/PZ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J];陶瓷学报;2010年03期
14 蒲红玉;廖运文;毛丽君;刘育芳;李伟;;BNKT-xLaFeO_3压电陶瓷的性能与微结构[J];广州化工;2011年07期
15 高乃奎,彭宗仁,谢恒堃;聚合物/BaTiO_3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J];绝缘材料通讯;1997年05期
16 周如东;刘甜甜;刘萌萌;段星;;Ca,Sr掺杂BNT-BT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09年03期
17 吴洁华,郭景坤,李包顺;SiO_2-Al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9年06期
18 戴雷;胡珊;周莉;晏海霞;;压电陶瓷PZN-PZT对压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佛山陶瓷;2007年06期
19 戴雷;胡珊;徐合;王少博;;KH570对PZN-PZT/PVDF压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7年05期
20 洪燕;李月明;沈宗洋;王竹梅;廖润华;李润润;刘虎;;Nb~(5+)掺杂改性CaBi_4Ti_4O_(15)压电陶瓷的研究[J];陶瓷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大兵;郝华;刘韩星;李艳锋;欧阳世翕;;影响0-3型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因素分析[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张昌盛;齐红星;陈树德;乔登江;叶士景;彭梦勇;;PVDF-TiO_2复合材料的低频介电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刘力;蒋小强;刘彦东;曹建莉;;丁腈橡胶/铌镁锆钛酸铅/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电和介电性能[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4 李伟;徐志军;初瑞清;;(1-x)Na_(0.5)Bi_(0.5)TiO_3-xBaTiO_3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5 徐志军;初瑞清;;压电陶瓷Ca_xSr_((1-x))Bi_4Ti_4O_(15)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6 郝继功;徐志军;初瑞清;;柠檬酸法制备(K_(1/2)Na_(1/2))NbO_3无铅压电陶瓷及其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7 杨祖培;常云飞;刘冰;魏灵灵;李晓蕊;;(K_(0.5)Na_(0.5))Nb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董丽杰;权红英;刘晓芳;杨小旭;熊传溪;;PZT/纳米晶PVC复合材料电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常明;王士维;黄校先;郭景坤;;无压烧结制备Si_3N_(4p)/SiO_2复合材料[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俊旭;张林文;邹宇知;;大型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叶片研制探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永刚;纳米HA与PA-6和p-PPS-m-PPSA高分子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黄世峰;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晓芳;PZT/聚合物基压电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徐任信;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的极化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许瑞;麻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曲士昱;Nb/Nb_5Si_3复合材料基础研究[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2年
7 高慧婷;Fe/Zn复合材料及液压阻尼器抗震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洪明;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与声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胡昌义;CVD Ir/Re复合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彭雪林;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外性能研究及生物学评价[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聚偏氟乙烯/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宗喜梅;高性能PZT基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莉莉;双晶片用PZT-PZN-PNN系压电陶瓷材料的电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文轶;钛酸铋钠基多元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雄;KNBT陶瓷纤维/环氧树脂1-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蕊;PA11/PVDF合金材料的制备和电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蒋小强;丁腈橡胶压电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8 孙晓波;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脱胶修补研究与软件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余良富;重型专用汽车复合材料车架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孙莉;尼龙6/纳米Al_2O_3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珂;梯度性材料:复合材料的未来[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谭志廷;复合材料给飞机减重三成[N];科技日报;2004年
3 ;复合材料的回收及循环利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祝佳才;纳米PA6复合材料投产[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编辑部编译;复合材料:大有希望的新兴材料[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高性能复合材料应加速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5年
7 杨检;欧盟将实施复合材料回收法[N];国际商报;2004年
8 肖庆松 刘莉婷;梅列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开竣工[N];三明日报;2010年
9 孟志华;ANSYS复合材料仿真分析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04年
10 ;弹簧“瘦身” 高炮实弹射击打不响 解“哑炮”谜 苏教授细说复合材料[N];解放军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