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CBR的硬盘数据恢复咨询式专家系统

张兴华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据的存储以及可靠性变的越来越重要。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载体----硬盘存储器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发生硬盘的数据丢失之后,如何尽可能地完全恢复丢失的数据,成为广大计算机工作者所致力研究的一个方向。要想解决硬盘存储器的数据恢复问题,单靠已经提供的软件、程序以及专门的商业公司是不够的,至少是不能完全满足计算机用户的要求。因此,还需要采取另外的更有效的方法。 为实现这样的效果---计算机用户可以自己来完成硬盘的数据恢复工作,应该给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例如专家系统来对用户指导数据恢复工作。即在硬盘存储器发生问题,数据信息遭到破坏之后,根据发生问题的原因、种类以及发生问题时的表现等实际情况要能给用户提供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用户根据提供的这个方案可以轻松地完成硬盘的数据信息的恢复工作。此外这个专家系统的扩充性应该比较好,可以快速地增加新的内容。而采用基于CBR(Case-Based Reasoning)的专家系统就可以满足以上这些要求。这个专家系统必须是基于网络的,这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地方通过网络来使用这个专家系统。 本文结合硬盘数据恢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进行硬盘数据恢复工作的重要性、意义以及进行数据恢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在对CBR推理技术和硬盘数据恢复方法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基于CBR的硬盘数据恢复咨询式专家系统。同时又对基于CBR和MAS(Multiple Agent System)的多库协同系统MBC(Multiple Base Cooperator)模型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这个专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该系统经作者在局域网测试通过,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本文共含六章内容。第一章分析了硬盘数据恢复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CBR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第三章介绍了本系统具体使用的技术和方法。第四章简单介绍了硬盘存储器的知识,并对数据恢复的一般方法进行阐述。第五章对基于CBR和MAS的多库协同系统模型进行了探讨式的研究。第六章介绍了作者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关键部分的解决办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立红;任雨竹;;基于EasyRecovery软件的数据恢复[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2 胡学雄;;SIEMENS 840C数控硬盘更换及数据恢复[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年08期
3 申超;;计算机数据恢复原理及常规应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4 曾凡才;;硬盘数据安全与恢复研究[J];一重技术;2011年03期
5 范恒;;840D数据恢复典型故障处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年09期
6 罗军;;湘电股份通用型服务器安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4期
7 张延峰;;了解计算机数据安全降低数据存储风险[J];硅谷;2011年14期
8 赵振洲;;数据恢复市场及行业现状浅析[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8期
9 孙军科;;硬盘数据丢失恢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谢晓;;浅议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在广播发射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1 侯丽波;;硬盘数据恢复技术与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年09期
12 徐兵兵;;涉密计算机运行维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3 田宏兵;;如何有效预防及挽救U盘数据丢失[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4 仇新梁;李敏;;国家电子物证检验标准分析[J];保密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15 高志鹏;吴世雄;徐志强;;基于文件系统数据结构互补的NTFS引导扇区智能修复系统[J];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09期
16 韦中伟;陈海涛;王强;沈志宇;;支持数据库访问的进程检查点技术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8期
17 王晓箴;于磊;刘宝旭;;基于EDK2平台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J];计算机工程;2011年15期
18 黄宴委;吴登国;李竣;;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结构健康监测数据恢复[J];计算机工程;2011年16期
19 潘澔;;基于分类的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9期
20 申丽君;;云存储及其安全性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竞;卢泉;;初探苹果机下的数据恢复技术[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学斌;兰传智;;计算机取证中数据恢复的特点、难点和解决方法[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郭久武;戴士剑;;数据恢复与信息安全[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来程;;计算机犯罪的数据恢复和取证技术[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中;王成义;;数据备份与恢复[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兴涛;石磐;;利用CHAMP数据恢复重力场的初步结果[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宏学;董刚;;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张大海;杨坤德;王冬海;;时域宽带逆波束形成干扰抵消算法研究[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磊;邬梓峰;;计算机取证中的取证软件的联合应用研究[A];2009全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郑杨元;王晓东;彭海波;;一种远程数据备份/恢复系统的实现方法[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系统级数据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姚杰;分布式存储系统文件级连续数据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国林;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容灾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忠盖;基于PCA统计过程监控的若干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5 吴广君;多版本块备份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谢明璞;大规模陆上地震仪器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正涛;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D];武汉大学;2005年
8 谭玉娟;数据备份系统中数据去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灿;基于在线重复数据消除的海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钊;基于云灾备的数据安全存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华;基于CBR的硬盘数据恢复咨询式专家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沈树强;电子证据鉴定视角下的数据恢复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维雄;基于介质存储结构的数据恢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思伽;基于SD卡的数据恢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房铁冰;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准;远程数据自动恢复支持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葛俊杰;实时内存数据库的事务调度与数据恢复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崔崧;基于WINDOWS FAT的数据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9 侯丽珍;自动安全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来;IP包结构在磁盘数据恢复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冠群联想数据恢复软件在银行系统的成功应用[N];科技日报;2001年
2 黄亦;数据恢复:冷门技术热回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朱泉峰;警惕数据恢复陷阱[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与服务中心 王笑强;数据恢复技术成为电子取证的核心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5 记者 强晓玲;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帮灾区进行数据恢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李文;国内数据恢复市场初步形成[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李楠;数据恢复市场仍在升温[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雨田;电脑数据回复暗藏玄机 收费标准混乱[N];经理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陈孟杨 记者 桑学勇;黑龙江建成数据恢复及销毁实验室[N];中国电力报;2011年
10 方成亮 邹肇辉 阿龙;数据恢复大揭密[N];电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