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及其组分耐久性的加速实验研究
【摘要】:膜电极CCM(Catalyst Coated Membrane,CCM)的耐久性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商业化进程中一大核心问题,也是当前燃料电池研究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方向。本论文采用加速实验方法对CCM及其组分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电池工作条件下进行,花费时间少,并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影响因素对CCM耐久性进行研究。复杂性在于需要对CCM内部的化学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保证设计出符合客观的加速实验,从而使准确有效的分析CCM降解机理成为可能。
为了研究CCM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加速实验,首先对CCM的组分Nafion膜和Pt/C电催化剂进行了单独的加速实验研究,通过对单独的加速实验进行研究,探讨机理,积累经验,最后再在此基础上对CCM整体结构以及优化结构后的CCM做了加速退化对比实验。在对Nation膜进行的加速实验主要设计了H_2O_2和H_2O_2/Fe~(2+)两种加速体系。在Pt/C电催化剂的加速实验中,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设计了H_2O_2和H_2SO_4两种体系的加速实验。在CCM耐久性研究中,设计的加速实验主要考虑成孔剂的引入对于CCM耐久性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
(1) 30%H_2O_2和30%H_2O_2/Fe~(2+)的加速体系将会对Nation膜造成不同情况的降解,前者为类似层状脱落降解,后者将导致Nation裂隙式降解。两种条件下的降解都是基于CF_2端基的降解,但是不同点可能在于H_2O_2对于有含氧基缺陷的CF_2端基降解没有特别的选择性,而H_2O_2/Fe~(2+)的降解对这种含氧基缺陷处的CF_2端基具有强烈的选择性,这种选择的差异性导致了最终降解机理的不同。H_2O_2对Nation膜表面的降解是均匀规则的,类似于层状剥落的情况;而含氧基缺陷分布的不均匀性使H_2O_2/Fe~(2+)对于Nation膜表面降解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这种降解是裂隙式的,会导致Nation膜出现小孔洞及发生破裂现象。
(2) 双氧水体系对Pt/C电催化剂进行的加速实验将会降低催化剂的团聚度,硫酸加速实验则不会对催化剂的团聚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双氧水加速实验对载体C造成的破坏较大,但是对铂的流失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硫酸处理会导致较多的铂流失,流失的铂为零价铂。在加速实验研究条件下,双氧水对铂的[111]晶面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在XRD衍射图中会表现为该峰值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但对铂的其他晶面影响程度不明显;同时,双氧水加速会对C的衍射峰也会产生影响。硫酸加速实验对铂各晶面的影响不明显。
(3) 成孔剂的加入会增加CCM的孔隙率,优化了CCM结构,提高组装后的单电池性能,本实验条件下加入30%的(NH_4))_2CO_3的CCM组装成的单电池性能
|
|
|
|
1 |
梁剑莹;李永亮;沈培康;;PEMFC关键组件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6年03期 |
2 |
姜雪晨;曾永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展[J];科技资讯;2006年15期 |
3 |
石肇元;田建华;石劲松;梁宝臣;;PEMFC膜电极组成及其性能[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5期 |
4 |
简弃非;刘小波;魏蕤;;PEMFC膜电极的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09年02期 |
5 |
石肇元;田建华;石劲松;单忠强;;PEMFC的自增湿膜电极结构和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6年06期 |
6 |
许帆;程璇;张颖;范钦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装(锁紧力)对其寿命性能的影响(英文)[J];电化学;2008年02期 |
7 |
张熙贵;夏保佳;刘娟英;王涛;钦佩;;质子膜表面粗糙化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改善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4期 |
8 |
黄明宇;施祥兰;倪红军;贾中实;;圆柱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0年09期 |
9 |
石劲松;田建华;刘邦卫;单忠强;;PEMFC膜电极电催化层的制备和性能[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
10 |
余意;潘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启停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10期 |
11 |
李雄威;彭晓峰;谭勤学;叶长流;;生成水形态对Pt-ACF内氢氧催化反应的影响[J];热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
12 |
郑重德;高比能燃料电池展望[J];电子商务;1998年07期 |
13 |
梁宝臣,田建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原理及应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4 |
付川,傅扬武,祁俊生,胡杰;Monte Carlo模拟PEFC电极电催化剂的利用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5 |
马紫峰,黄碧纯,石玉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研究及膜电极制备技术[J];电源技术;1999年02期 |
16 |
王东;张伟;刘向;夏保佳;李国欣;;百瓦级新型金属双极板PEM燃料电池堆研制[J];电源技术;2006年02期 |
17 |
王军;许思传;李友才;徐迪;周定贤;常国峰;;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0年01期 |
18 |
张熙贵,夏保佳,刘娟英,王涛,钦佩;微型PEMFC非增湿膜电极的优化[J];电池;2005年05期 |
19 |
吕金艳;张学军;;PEM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6年06期 |
20 |
杨涛;史鹏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增湿研究进展[J];能源技术;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