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试验装置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管道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行安全、平稳、可靠等优点。在湖泊清淤、取土固堤以及对航道进行疏浚治理中,疏浚土的输送方式基本是通过水力运输,即通过管道直接把泥浆运送到指定的排泥点。维持管道内流体具有一定压力是流体输送的基本条件,就挖泥船而言,现在作业中的绞吸式挖泥船以固-液两相流输送泥浆的,其不足之处是输运距离短、能耗高、易堵管、排泥管磨损严重,特别是输送距离不够远使得某些工程无法施工。为延长输运距离,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中间接力泵站,但其投资费用大,而且调整不方便。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泥浆输送效率、减少能耗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多相流管道输送特性的研究,在提高泥浆输送效率和远距离泥浆输送的问题上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加入压缩空气帮助输送。
为了弄清加气输送和二级泵站接力输送各自应用的泥质、浓度等参数范围,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因此研究和设计可行的试验管道系统,并以此进行泥浆管道输送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从加气减阻和延长排距的机理出发,研究了加气助送的可行性;然后,根据正交性原理用正交表科学的安排试验方案,在短时间内,用较少的投资取得理想的试验效果;再次,根据试验目的设计了多相流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加气助送试验装置和中间接力泵输送装置组成,加气助送试验装置主要完成加气延长排距试验,向排泥管内加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减阻和助推作用使泥质的输送距离得到延长,中间接力泵站试验装置主要完成与加气助送的比较试验;论文详细介绍了试验装置的测控系统,在测试系统中,从传感器、智能仪表、现场总线到上位机程序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控制系统中,着重论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频器及网络通讯技术;并阐述了测控系统的调试过程;最后,根据试验数据的处理流程,用VC++开发了专用的数据处理程序,减轻了数据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1 |
徐会;肖美男;;水力旋流器单相和两相流实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2 |
黄旋;鲁传敬;李杰;;带空泡运动航行体的附加质量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9年06期 |
3 |
张新云;;气固流化床反应器内多相流CFD的研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2009年02期 |
4 |
杨康,吴峰华,郭海峰,于宝琦;电容法多相流检测中相浓度的求解[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年07期 |
5 |
张钟鼎,王维彬;变形多孔介质中多相流问题的数值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6 |
吕宇玲,陈振瑜,崔彬澎,赵庆军,杜胜伟,何利民;多相流相分率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2年05期 |
7 |
王勇;新型多相流含水分析仪问世[J];国外油田工程;2002年07期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能源动力中多相流热物理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通过验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9 |
罗小明;何利民;吕宇玲;;段塞流液塞频率的波动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0 |
王振东;;山摧江溢路不通——漫话泥石流[J];力学与实践;2011年03期 |
11 |
刘存;油井多相流的流量在线测量方法探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12 |
吴浩江,周芳德;油气水多相流流型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3 |
欧益宏,杜扬,周明来,土明林;柱型水力旋流器多相流场及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J];流体机械;2005年01期 |
14 |
邹家柱;刘泽华;;组态软件MCGS在小型多相流实验装置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8期 |
15 |
陈振瑜,吕宇玲,杜胜伟,赵庆军;开发PCI-E系列数据采集卡进行多相流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3年02期 |
16 |
龙开富;多相流水雾捕尘技术在生石灰除尘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烧结球团;2005年03期 |
17 |
王进旗,白林海;多相流测量中涡轮流量计的影响因子分析[J];石油仪器;2005年02期 |
18 |
陈春;聂松林;吴正江;李壮云;;高压水射流的CFD仿真及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6年02期 |
19 |
李小明;张德友;林东;;复合陶瓷控制阀的研制[J];阀门;2006年04期 |
20 |
翁春生,金志明,袁亚雄;大口径榴弹炮多相流内弹道数值预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