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法GM模型及其病态性研究
【摘要】:灰色系统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它具有所需样本数据少、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在以后的陆续研究中我们发现采用累加法、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有时GM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态性,数据的微小变动或计算中的舍入误差就常常造成预测值的巨大误差。因此如何克服模型中的病态性,保证灰预测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成为改进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累积法原是由意大利数学家P.E.Marchesi创造的一种曲线拟合技术,可以用于GM模型的参数估计中。本文主要研究了累积法GM(1,1)、GM(2,1)、GM(0,2)、GM(0,3)模型的病态性问题并就数乘变换对累积法GM(n,h)模型病态性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发现将累积法引入GM模型的参数估计以后,运算的复杂性和病态性都明显降低,并且数乘变换还能进一步地降低病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累积法的基本原理及已有的累积法GM模型,然后介绍了灰色模型病态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GM(1,1)模型是灰色模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灰预测和灰控制方面应用最广泛的灰色模型。本文基于条件数理论,对累积法GM(1,1)模型的病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用累积法来建立该模型能够处理病态性问题,只须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的数乘变换,此变换不影响模型的高精度性质。
GM(2,1)模型因有两个特征根,所以在动态特征上可以反映出单调、非单调(即摆动)的情况。本文将累积法引入到GM(2,1)模型的参数估计中,给出了新的参数估计公式,发现其计算量与条件数比采用累加法时大大降低了。但是也有个别的条件数较大,所以我们对累积法GM(2,1)模型的病态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证明了利用数乘变换可以明显降低其病态性。
本文在灰色系统模型病态性的理论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讨,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一些创新结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GM(2,1)模型的病态性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累积法GM模型条件数一般都较小的理论依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今后我们将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
|
|
|
1 |
卢礼顺,朱海军;灰色模型在滑坡时间预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10期 |
2 |
张茂永;孟磊;王传林;冯启言;;徐州大屯中心区地面沉降趋势预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
3 |
王丰效;;基于相对误差极小化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英文)[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4 |
李文亮;张丽娟;张冬有;王爱萍;;黑龙江省低温冷害时空分布规律与发生预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
5 |
李文亮;张冬有;张丽娟;;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预测研究[J];灾害学;2008年04期 |
6 |
莫勋涛;;灰色动态模型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7 |
夏晓峰;动态灰色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的组合运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
8 |
王素萍,李大伟;灰色模型在城市环境噪声预测中的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1年03期 |
9 |
陈超英;灰色模型GM(1,1)与GM(2,1)的改进和探讨[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0 |
石东伟;彭玉成;张素玲;;洪涝发生的灰色预测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1 |
王睿;曾垂兰;;基于灰色模型成都市GDP总量预测[J];商场现代化;2008年30期 |
12 |
王成科;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在人口出生率研究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4年04期 |
13 |
朱玉平,莫海鸿,林鲁生;灰色模型在某供水工程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5期 |
14 |
徐可君,江龙平,隋育松;疲劳裂纹预测的灰方法[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4期 |
15 |
李杰;丰县城区深层孔隙水开采及水位动态预测[J];地下水;2000年03期 |
16 |
王钟羡,吴春笃,史雪荣;非等间距序列的灰色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10期 |
17 |
成长春;基于灰色系统模型预测高校办学效益[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8 |
邓志强;水库泥沙淤积的灰色动态模型[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9 |
冯丽辉,曾祥镇,金晓明,王树青;Sn-Pb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炉的灰色模型与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
20 |
蒋大军,唐炜;利用灰色系统建模预测烧结生产技术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烧结球团;1998年05期 |
|